[发明专利]三个多肽及其在制备Ⅰ型糖尿病免疫防治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4473.0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4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王丽娜;陈晓玲;吴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6 | 分类号: | C12N9/16;C07K14/47;A61K38/17;A61K39/00;A61K38/46;A61P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青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3 | 代理人: | 张琴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个 多肽 及其 制备 糖尿病 免疫 防治 疫苗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三个多肽及其在制备Ⅰ型糖尿病免疫防治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利用高糖和经典ERS诱导剂毒胡萝卜素诱导胰岛β细胞系NIT‑1产生ERS,高分辨率高通量质谱分析技术鉴定ERS态和稳态NIT‑1细胞MIPs,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比对其差异,选取ERS态NIT‑1细胞特有或表达上调的肽作为候选肽,利用T1D的模型小鼠NOD小鼠,通过一系列体内外生物学实验对候选肽进行筛选,得到三个有良好免疫原性的肽SYT12subgt;291‑299/subgt;,OTUB2subgt;58‑66/subgt;和SLC35B1subgt;26‑34/subgt;。这三个多肽可以被NOD小鼠体内CD8supgt;+/supgt; T细胞识别,可能作为免疫防治T1D的潜在靶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免疫识别和治疗技术领域,涉及三个多肽及其在制备Ⅰ型糖尿病免疫防治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Ⅰ型糖尿病(T1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抗原特异性T细胞攻击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合成绝对不足所致。T1D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并发症很多,致使儿童及青少年致残甚至早亡,目前尚无治愈方法。近年来研究表明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是参与T1D启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依赖其T细胞抗原受体(TCR)特异性识别胰岛β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HC-Ⅰ)类分子提呈的自身抗原肽而活化,直接破环β细胞。然而早期驱动自身反应性CD8+T细胞活化的自身抗原谱尚未完全解析。所有的有核细胞均表达MHC-Ⅰ类分子,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所有肽的总和称为MHC-Ⅰ类分子相关肽组(MIPs)。MIPs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可塑性,很多因素都可以重塑MIPs,产生的MHC-Ⅰ类分子相关抗原肽可能成为CD8+T细胞识别及应答的主要靶标。
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新合成蛋白的转录后修饰,折叠和组装。各种体内外因素都可以干扰内质网的正常功能,引起未折叠蛋白在内质网内大量聚集,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称为内质网应激(ERS)。β细胞是内分泌性细胞,拥有非常丰富的内质网系统来折叠,加工新合成的胰岛素,因此对于ERS异常敏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RS是早期T1D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多种环境因素,包括细胞因子,病毒感染,高血糖等均可以诱导β细胞内发生ERS,产生系列新生抗原肽,与β细胞内MHC-I类分子结合并呈递至细胞表面被自身反应性CD8+ T细胞识别为“非我”而加以应答,攻击胰岛β细胞,启动胰岛炎及T1D的发生。
引起ERS的因素很多,如营养过剩、高血糖,病毒感染、炎症,化学诱导剂等。现代人生活中糖的摄入量普遍增高,各种甜品,含糖饮料为大众所喜欢,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糖的摄入量更高,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糖的摄入可以增加儿童易感人群T1D的发病率,但目前仍缺乏充足的实验室证据。因此我们推测高糖的摄入使胰岛素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担,诱导病理性ERS的发生,产生新的抗原肽参与T1D的发病。对ERS诱导的抗原肽及CD8+T细胞免疫识别及活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从全新角度深入理解T1D的发病机制,并可能发现全新的免疫治疗靶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个多肽及其在制备Ⅰ型糖尿病免疫防治疫苗或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三个多肽,即多肽SYT12291-299、OTUB258-66或SLC35B126-34,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
SYT12291-299:SYLPTAERL,如SEQ ID NO.1所示;
OTUB258-66:SYLESLLGK,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4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