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粘书皮纸基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7976.3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82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芬;陈加福;吴登宽;薛圣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新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7/10 | 分类号: | D21H27/10;D21H11/00;D21H11/12;D21H21/36;D21H21/16;D21H19/38;D21H19/46;D21H19/82;D21H19/44;D21H19/58 |
代理公司: | 浙江侨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0 | 代理人: | 梁彦 |
地址: | 3258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书皮 防水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粘书皮纸基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防水材料的质量配比包括:纸纤维20‑30份、棉纤维10‑12份、竹纤维5‑7份、天然乳胶30‑50份、环氧树脂改性苯丙乳液20‑30份、二氧化钛3‑5份、钛酸正丁酯5‑7份、异丙醇铝2‑3份,并提供了具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书皮纸耐磨性差的问题,利用纸纤维与棉纤维保持整体的柔软性,同时将利用二氧化钛、钛酸正丁酯和异丙醇铝形成活性抗菌性,达到优异的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粘书皮纸基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包书皮是中小学生阶段的普遍现象,中小学生不能很好的对书本进行保护,就在书本的封页外包装一层保护皮,以保护书本不受到损坏,为满足中小学生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书皮纸种类很多,能够对书本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书皮纸自身的机械强度等问题,造成其磨损情况较为严重,耐用性差,且基于受到油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粘书皮纸基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书皮纸耐磨性差的问题,利用纸纤维与棉纤维保持整体的柔软性,同时将利用二氧化钛、钛酸正丁酯和异丙醇铝形成活性抗菌性,达到优异的抗菌效果。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粘书皮纸基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防水材料的质量配比包括:
纸纤维20-30份、棉纤维10-12份、竹纤维5-7份、天然乳胶30-50份、环氧树脂改性苯丙乳液20-30份、二氧化钛3-5份、钛酸正丁酯5-7份、异丙醇铝2-3份。
所述自粘书皮纸基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纸纤维、棉纤维和竹纤维加入水中超声至完全分散,形成浆料,然后铺设成网,得到预制纤维基底;所述超声的温度为30-40℃,超声频率为40-80kHz,该步骤利用竹纤维提行纤维基底的抗菌性能,减少了纤维基底的细菌滋生;
步骤2,将预制纤维基底进行微波热压成型,整理得到纤维基底,所述微波热压成型的微波功率为300-400W,温度为100-120℃,压力为0.2-0.4MPa,所述纤维基底的质量是60-80g/m2;所述纤维基底的微波热压处理能够将水分子快速去除,达到干燥的效果,同时,压力能够将预制纤维基底压缩,形成多孔化的纤维基底;
步骤3,将钛酸正丁酯和异丙醇铝加入乙醚中搅拌均匀,并均匀涂覆在纤维基底上,然后静置1-2h,烘干处理处理,得到镀膜纤维基底,所述钛酸正丁酯与乙醚的体积比为1:5-7,所述涂覆的温度为30-35℃,所述静置的温度为40-50℃,且静置氛围为氮气与水蒸气的混合氛围,且该氛围中的水蒸气体积占比为8%,所述烘干处理的温度为160-170℃;该步骤利用乙醚作为稀释剂将异丙醇铝和钛酸正丁酯完全分散,然后通过涂覆与渗透将钛酸正丁酯和异丙醇铝分布在纤维基底内;并在静置环境下的原位水解和烘干作用下形成表面的氧化铝-二氧化钛复合结构,该结构不仅具有氧化铝的活性结构,还具有二氧化钛的表面活性,同时该结构保持有优异的抗菌抑菌效果。
步骤4,将天然乳胶、环氧树脂改性苯丙乳液和二氧化钛混合均匀,恒温加热并均匀涂于纤维基底上,经微波加热后自然冷却,得到防水材料;所述恒温加热的温度为70-80℃,厚度为8-10μm,所述微波加热的温度为400-500W,加热时间为5-10s。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书皮纸耐磨性差的问题,利用纸纤维与棉纤维保持整体的柔软性,同时将利用二氧化钛、钛酸正丁酯和异丙醇铝形成活性抗菌性,达到优异的抗菌效果。
2.本发明利用二氧化钛提升了材料的耐磨性能,同时能够利用天然乳胶和环氧树脂改性苯丙乳液形成表面防水,达到优异的耐水性和附着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新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新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7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善动态EVM的电路系统
- 下一篇:一种脊髓电刺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