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黑水虻和蚯蚓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68544.4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郝慧珍;吕钊彦;欧阳晓宇;徐文娟;李如茵;谢馨月;陈明何;张昱笛;李婕;刘薰遥;钱学磊;朱晓彪;樊永惠;侯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合肥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9/04 | 分类号: | C05F9/04;C05F17/05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黑水 蚯蚓 处理 垃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和蚯蚓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除去厨余垃圾中的杂质,将厨余垃圾分为荤类垃圾和素类垃圾,然后分别除去荤类垃圾和素类垃圾中的水和油;(2)设置两个处理箱,将固体荤类垃圾和固体素类垃圾分别投入两个垃圾处理箱内进行处理,所述箱体的内腔划分出有黑水虻处理区和蚯蚓处理区。本发明将厨余垃圾分成荤类、素类分别进行反应,可以解决不同厨余垃圾所需反应时间不同的问题,厨余垃圾经过黑水虻分解后再交由蚯蚓分解,解决厨余垃圾含氮过高而引起蚯蚓活跃度降低甚至死亡的问题,利用黑水虻和蚯蚓处理厨余垃圾来生产有机肥料不仅可以减少终端污染,还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黑水虻和蚯蚓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与其他垃圾相比,餐余垃圾具有水分、有机物、油脂含量高等特点,有较高的生物转化利用价值。
前人研究表明,利用黑水虻和蚯蚓处理厨余垃圾可以获得可观的生物量收益和环境效益。黑水虻能够强效杀灭垃圾中的病菌,快速消化处理餐余垃圾,并将餐余垃圾转化成自身的营养物质。另外,黑水虻幼虫可以收集,并将之粉碎干燥替代豆粕、鱼粉等,可作为饲料蛋白来源,也可以直接将黑水虻幼虫用来喂养蛙、龟、鸡、鸭等。利用黑水虻和蚯蚓来处理餐余垃圾从而生产有机肥是一项“环境友好型技术”,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然而目前还未有见利用黑水虻和蚯蚓配合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黑水虻和蚯蚓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合理利用黑水虻和蚯蚓配合处理厨余垃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黑水虻和蚯蚓处理厨余垃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除去厨余垃圾中的杂质,将厨余垃圾分为荤类垃圾和素类垃圾,然后分别除去荤类垃圾和素类垃圾中的水和油,得到固体荤类垃圾和固体素类垃圾;
(2)设置两个处理箱,将固体荤类垃圾和固体素类垃圾分别投入两个垃圾处理箱内进行处理,所述处理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划分出有黑水虻处理区和蚯蚓处理区,所述黑水虻处理区位于所述蚯蚓处理区的上方,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黑水虻处理区和所述蚯蚓处理区之间设置有固定安装的固定隔板和转动安装的翻转隔板;所述翻转隔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灯,所述黑水虻处理区内位于固定隔板和翻转隔板之间可脱卸竖向插接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上开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内黑水虻处理区的黑水虻培养密度为0.51~0.64 只/每立方厘米,蚯蚓处理区的蚯蚓培养密度为0.06~0.08条/每平方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内黑水虻处理区的培养生物周期为7天,每周期结束前1~2天向区内加入新虫卵。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内蚯蚓处理区的培养条件为25摄氏度,处理固体荤类垃圾时反应周期为20天,处理固体素类垃圾时反应周期为30天。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箱内蚯蚓处理区的培养方式为:在蚯蚓处理区对应的箱体四周开设呼吸孔,在蚯蚓处理区底部均匀铺设一层陶土粒和湿木屑的混合物并开出排出水孔,然后铺设两层以上的纸板,最后覆盖一层土壤并放入蚯蚓。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隔板的下表面也安装有电灯,所述蚯蚓处理区内可脱卸插装有抽屉,所述抽屉的底部可脱卸横向插接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腔还划分出有黑水虻成虫活动区,所述黑水虻成虫活动区位于所述黑水虻处理区的上方,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黑水虻成虫活动区和所述黑水虻处理区之间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黑水虻成虫活动区通入水雾的通雾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合肥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农业大学;合肥田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85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眼科的方便调整型辅助视力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防堵板框式压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