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吸收骨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869125.2 申请日: 2022-07-22
公开(公告)号: CN115645594A 公开(公告)日: 2023-01-31
发明(设计)人: 杨习锋;陈诗浩;曾晨光;周启明;丁雪玲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L24/04 分类号: A61L24/04;A61L24/02;A61L24/08;A61L2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吸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吸收骨蜡,使用可降解材料制备骨蜡,植入一段时间后可被机体代谢或吸收,不会长期遗留体内,降低异物反应;且与骨创面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够起到即时止血与持续止血的效果;同时预防感染,可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加快促进骨愈合,一种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包括:己内酯‑乙交酯共聚物10‑35wt%、丙内酯‑乙交酯共聚物25‑70wt%、羟基磷灰石10‑60wt%,以上各组份构成混合基体材料,以混合基体材料的量为基准,添加其量的1‑10wt%的抗生素、1‑20wt%的水溶性纤维素以及1‑10wt%的淫羊藿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用骨蜡,具体涉及一种可吸收骨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蜡的作用原理是用物理方法堵住骨髓部毛细血管渗血,可用于各种急救病人骨渗血时止血。目前临床常用的骨蜡正是通过封闭骨间的出血通路,控制骨损伤出血这一机械填塞的原理进行止血,其止血作用快速、有效。

国内应用的常用骨蜡多不可降解,主要成分为蜂蜡、凡士林等,具有良好的软化性能,用手搓揉变软后能塑型,无毒,生物相容性差且难以被机体所降解、吸收,应用后将作为异物长期存留体内。目前上述骨蜡存在许多临床问题:一是骨蜡作为异物植入降低了组织的抗感染能力,使得术后感染发生的风险增加;二是阻碍骨创面的修复,形成异物肉芽肿引起的局部疼痛、渗液等症状;三是蜂蜡和骨的粘合效果不佳,不易黏附在骨表面,手术过程中易滑脱。

国内外学者目前已经从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制剂等方面进行了骨蜡替代产品的研究工作,如胶原纤维,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聚乳酸和多聚糖等,尝试用可吸收骨蜡取代不可降解骨蜡。

如德国3229540.5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吸收骨蜡的制备方法,该骨蜡的成分是由羟基羧酸组成的低分子量聚酯,分子量为200~1500道尔顿的。按照该专利,要加入单官能团和/或者双官能团的羟基,或者羧酸,或者酸酐,或者胺类化合物用作分子量控制剂。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弹性,延展性较差,另外还残留部分未反应的单体,从而对人体组织刺激较大。

如德国3716302.7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可吸收骨蜡的方法,其采用三官能度的羟基,如丙三醇作为分子量控制剂,显著改善了德国专利P3229540.5的缺陷,但是还是存在一定弹性和延展性不好的缺点。

如美国5143730号专利公布了一种制备可吸收骨蜡的方法,该方法在低分子量的聚乙醇酸或者低分子量地聚乳酸中加入等摩尔量的碳酸钙,高温反应得到聚乙醇酸钙或者聚乳酸钙,再加入一定量的羟基磷灰石。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骨蜡显著改善了德国3229540.5号和3716302.7号专利的缺点,但是其降解周期很长,且制备工艺复杂。

上述骨创面止血方案,虽然这些物质生物相容性较好、具有可降解性,但大多数为粉状、胶状,与创面黏合性较差,术中不易操作,易被血流冲走。尤其是在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创面止血应用中,仍存在易感染、骨再生、骨愈合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吸收骨蜡,使用可降解材料制备骨蜡,植入一段时间后可被机体代谢或吸收,不会长期遗留体内,降低异物反应;且与骨创面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够起到即时止血与持续止血的效果;同时预防感染,可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加快促进骨愈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包括:己内酯-乙交酯共聚物10-35wt%、丙内酯-乙交酯共聚物25-70wt%、羟基磷灰石10-60wt%,以上各组份构成混合基体材料,以混合基体材料的量为基准,添加其量的1-10wt%的抗生素、1-20wt%的水溶性纤维素以及1-10wt%的淫羊藿苷。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庆大霉素。

进一步地,包括:己内酯-乙交酯共聚物25wt%、丙内酯-乙交酯共聚物40wt%、羟基磷灰石35wt%,以上各组份构成混合基体材料,以混合基体材料的量为基准,添加其量的5wt%的庆大霉素、10wt%的水溶性纤维素以及10wt%的淫羊藿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69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