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纵向主筋连接的预制桩叠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0720.8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路林海;刘家海;符瑞安;严士海;周健;吕延豪;陈振兴;武朝军;孙捷城;王永吉;胡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纵向 连接 预制 叠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通过纵向主筋连接的预制桩叠合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预制桩,所述预制桩侧部上下间隔开设叠合连接孔,预制桩内设有纵向受力主筋,纵向受力主筋在叠合连接孔处外露形成外露纵向主筋,以与主体结构叠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纵向主筋连接的预制桩叠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叠合连接孔开设两个,分别为上部叠合连接孔和下部叠合连接孔,上部叠合连接孔、下部叠合连接孔二者的相对侧面设置为斜面,以在预制桩和主体结构之间形成外大内小的叠合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纵向主筋连接的预制桩叠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叠合连接孔和下部叠合连接孔相对称开设,上部叠合连接孔的底面设置为倾斜向下的斜面,下部叠合连接孔的顶面设置为倾斜向上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纵向主筋连接的预制桩叠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叠合连接孔和下部叠合连接孔为槽型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纵向主筋连接的预制桩叠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部叠合连接孔的位置与主体结构顶板的位置相对应,下部叠合连接孔的位置与主体结构底板的位置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纵向主筋连接的预制桩叠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桩为方形,叠合连接孔的开孔深度大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通过纵向主筋连接的预制桩叠合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将预制桩叠合结构预制生产,通过运输设备将其运输吊装至基坑施工现场;
在施工现场将预制桩叠合结构打入基坑周围土体中;
进行基坑开挖,施工主体结构,保证叠合连接区与预制桩的叠合连接孔对正;
进行叠合连接,完成后,将基坑回填覆土,完成基坑施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基坑开挖后,先开挖至冠梁设计标高,施做冠梁,冠梁施做完毕后,将基坑开挖至底部标高位置,预制桩暴露后将叠合连接孔及外露纵向主筋清理干净,而后施做基坑底部垫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若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法施做,则在主体结构钢筋绑扎时直接将主体结构顶底板受力主筋与预制桩外露受力主筋绑扎连接,而后与主体结构一起进行混凝土浇筑。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若主体结构采用预制法施做,则主体结构预制时对应预制桩叠合连接孔位置预留贯穿式连接孔且同样露出纵向主筋,并采用螺旋箍筋将预制桩与主体结构外露纵向主筋连接,采用混凝土对叠合连接区和二者之间缝隙进行浇筑,完成叠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07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