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1926.2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村濑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W30/20;B60T8/176;B60L7/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在电动车辆中,减振控制装置构成为通过监视规定的振动成分,并且,根据该振动成分控制发电机控制装置,由此,实施利用再生制动抵消或者抑制振动成分的减振控制。系统控制装置至少基于电池的充电状态来判定能否实施减振控制。ABS控制装置在实施ABS控制时,向系统控制装置发送请求信号。系统控制装置在判定为能够实施减振控制并且从ABS控制装置接收到请求信号时,向减振控制装置发出指令信号。减振控制装置当从系统控制装置接收到指令信号时实施减振控制。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技术涉及电动车辆。特别是,涉及配备有控制由电动发电机进行的再生制动的发电机控制装置、以及能够实施避免或者抑制车轮的锁死的ABS控制的ABS控制装置的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9-122053的电动车辆配备有ABS控制装置、发电机控制装置(在日本特开2019-122053中称作再生控制部)、以及使两者协调的系统控制装置(在日本特开2019-122053中称作协调控制部)。ABS控制装置实施避免或者抑制车轮的锁死的ABS控制。在ABS控制中,根据车轮的旋转速度计算出车轮滑动率,以将车轮滑动率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赋予车轮机械制动力(例如,液压制动力)。在ABS控制的实施当中,发电机控制装置基于从系统控制装置接收的再生制动力的指令值来控制电动发电机。系统控制装置根据电动车辆的电池的充电状态,计算出再生制动力的指令值。由电动发电机产生的再生制动力的响应性比机械制动力的响应性高。因此,在日本特开2019-122053的电动车辆中,系统控制装置通过协调控制机械制动力和再生制动力,可以在机械制动力作用于车轮之前,使由电动发电机产生的再生制动力作用于车轮。
发明内容
日本特开2019-122053的ABS控制装置基于车轮的旋转速度,实施ABS控制。这里,在车轮的旋转速度中,由于在包括电动发电机等的驱动系统中产生的振动、从路面施加于驱动轮的外力等原因,表现出具有特定频率的振动成分。这样的振动成分在ABS控制中成为有害的外部干扰,使得ABS控制的精度降低。关于这一点,本发明人等开发了一种通过利用电动发电机的再生制动来抵消或者降低包含在车轮的旋转速度中的振动成分的技术(下面,称作减振控制)。但是,对于再生制动,例如,有时会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等而禁止或者限制其动作。在这样的状况下,在ABS控制的实施当中,在减振控制被实施的情况下,存在着被不充分地实施的减振控制的影响对于ABS控制来说成为新的外部干扰的风险。
在本公开中,在ABS控制的实施当中,提供一种用于恰当地实施利用了再生制动的减振控制的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电动车辆,配备有电动发电机、电池、发电机控制装置、制动装置、ABS控制装置、减振控制装置和系统控制装置。电动发电机构成为对车轮进行驱动。电池连接于所述电动发电机。发电机控制装置构成为对由所述电动发电机进行的再生制动进行控制。制动装置构成为对所述车轮机械地进行制动。ABS控制装置构成为监视所述车轮的旋转速度,并且,根据该旋转速度控制所述制动装置,由此,实施避免或者抑制所述车轮的锁死的ABS控制。减振控制装置构成为监视在所述电动发电机的旋转速度中产生的规定的振动成分,并且,根据该规定的振动成分控制所述发电机控制装置,由此,实施利用所述再生制动抵消或者抑制所述规定的振动成分的减振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构成为至少基于所述电池的充电状态来判定能否实施所述减振控制。在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电动车辆中,所述ABS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实施所述ABS控制时,向所述系统控制装置发送请求信号。所述系统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判定为能够实施所述减振控制,并且从所述ABS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请求信号时,向所述减振控制装置发送指令信号。所述减振控制装置构成为,在从所述系统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指令信号时,实施所述减振控制。另外,这里所说的电池的充电状态是指相对于电池充满电而言的充电水平,例如,是指SOC(State of Charge:充电状态)这样的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19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