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本安电源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电路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2014.7 | 申请日: | 202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3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能;谢国军;袁凤培;陈辉;赵立厂;张兴华;周远;刘丰祯;卓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王颖 |
地址: | 21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源 输出 端口 浪涌 保护 电路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本安电源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本安电源(1)的输出端连接有负载模块(2),所述本安电源(1)与所述负载模块(2)之间设有浪涌保护电路(3);所述浪涌保护电路(3)包括:第一级浪涌保护模块(31)、第二级浪涌保护模块(32)以及第三级浪涌保护模块(33),所述第一级浪涌保护模块(31)与第二级浪涌保护模块(32)连接,所述第二级浪涌保护模块(32)与第三级浪涌保护模块(33)连接,所述第一级浪涌保护模块(31)与所述负载模块(2)连接,所述第三级浪涌保护模块(33)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本安电源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浪涌保护模块(31)包括: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VD2和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VD3,所述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VD2的正极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VD2的负极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VD3的正极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VD3的负极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正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本安电源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浪涌保护模块(32)包括: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所述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之间并联,所述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的一端均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正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本安电源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三级浪涌保护模块(33)包括:PMOS管V1、PNP三极管V2、稳压二极管V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以及电阻R15,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6以及电阻R7之间并联,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6以及电阻R7的一端均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正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6以及电阻R7的另一端均与所述PMOS管V1的源极连接;所述PMOS管V1的栅极与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PMOS管V1的漏极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NP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PNP三极管V2的基极通过电阻R5与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PNP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VD1的正极与所述PNP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VD1的负极与所述PMOS管V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15的一端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所述PNP三极管V2的集电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本安电源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3)还包括电容C1,所述电容C1设于所述第二级浪涌保护模块(32)与第三级浪涌保护模块(33)之间,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本安电源(1)的正输出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本安电源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以及电阻R14的额定功率均大于或等于125mW。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本安电源输出端口的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6以及电阻R7的额定功率均大于或等于500m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20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