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3048.8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韩承良;周德光;董占斌;问川;黄乐庆;王根矶;于文飞;王彦锋;杨永达;狄国标;冯伟;王庆敏;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6;C22C38/26;C22C38/28;C22C38/38;C21D1/18;C21D6/00;C21D8/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性能 低碳贝氏体钢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
C:0.04%-0.06%,Si:0.35%-0.45%,Mn:1.52%-1.6%,Alt:0.02%-0.05%,Nb:0.04%-0.06%,Ti:0.010%-0.02%,Cr:0.4%-0.5%,P<0.012%,S<0.002%,其余为Fe和残余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计包括:
C:0.045%-0.055%,Si:0.38%-0.42%,Mn:1.54%-1.58%,Alt:0.03%-0.04%,Nb:0.045%-0.055%,Ti:0.013%-0.017%,Cr:0.43%-0.47%,P<0.012%,S<0.002%,其余为Fe和残余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CEV≤0.4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的Pcm≤0.18%。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铁水进行预处理,后进行转炉冶炼,得到转炉钢水;
对所述转炉钢水进行精炼,得到精炼钢水;
把所述精炼钢水进行连铸,得到铸坯;
对所述铸坯进行加热,得到加热坯;
对所述加热坯进行轧制,后进行冷却,得到钢板;
对所述钢板进行回火,得到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坯的中心偏析低于C类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150℃-1190℃,所述加热的时间为200min-50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采用两阶段控轧工艺,所述两阶段控轧工艺的粗轧开轧温度为1050℃-1100℃,所述两阶段控轧工艺的粗轧最大压下率≥20%,所述两阶段控轧工艺的精轧开轧温度为860℃-900℃,所述两阶段控轧工艺的精轧终轧温度为820℃-86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的终冷温度为300℃-380℃,所述冷却的速度为25℃/s-40℃/s。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的温度为450℃-550℃,所述回火的在炉时间t和所述低成本高性能低碳贝氏体钢的厚度d满足如下关系:t=3.5d,其中,t以分钟计,d以毫米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首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30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