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建筑承载加固的施工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73384.2 | 申请日: | 202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8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宋银淮;夏彬斌;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锦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0;E02D19/20;E02D15/02;E02D29/16;E02D31/02;E02D31/08;E02D17/02;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迪荡街道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建筑 承载 加固 施工 流程 | ||
本发明公开了既有建筑承载加固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施工流程:S1、开坑;S2、入坑;S3、排水;S4、浇筑地基;S5、加装加固件;S6、灌注混凝土,上述施工流程中所使用到的加固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建筑物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加固件以及支撑机构,首先支撑柱为建筑提高了支撑效果,另外移动板与铆钉抵紧初始浇筑坑内壁,实现对建筑物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通过设置排水槽,施工前将初始浇筑坑内的积水抽出,能够提高加固件的支撑效果,实现对建筑物进行更好的加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既有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既有建筑承载加固的施工流程。
背景技术
既有建筑,指的是已经存在的建筑物,随着既有建筑物的逐年增加,老旧建筑物装修、改造等项目越来越多,建筑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保证既有建筑的使用安全,在既有建筑物的装修、改造前都需要减小安全检测,并对既有建筑物进行承载加固,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较长后,都会出现一定的下沉情况。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能,往往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承载加固,传统的承载加固的方式大多为在建筑物与地基之间装配支撑装置,但是传统的支撑装置依旧在建筑物与地基之间建立,这就导致了地基不断的下沉后,建筑物依旧会出现下沉的情况发生,因此这样的加固方式效果较差,无法彻底解决建筑物下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既有建筑承载加固的施工流程,通过设置加固件以及支撑机构,首先支撑柱为建筑提高了支撑效果,另外移动板与铆钉抵紧初始浇筑坑内壁,也能够为建筑物提供有效的支撑,实现对建筑物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通过设置排水槽,施工前将初始浇筑坑内的积水抽出,能够提高加固件的支撑效果,实现对建筑物进行更好的加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既有建筑承载加固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施工流程:
S1、开坑,在靠近建筑物边缘开设坑体,使坑体与初始浇筑坑连通;
S2、入坑,工作人员由坑体进入初始浇筑坑;
S3、排水,在初始浇筑坑处开设排水槽,利用水泵将初始浇筑坑内的积水抽出;
S4、浇筑地基,在初始浇筑坑底部开设地基坑,向地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地基;
S5、加装加固件,利用加固件,使混凝土地基与建筑物连接,对建筑物进行支撑;
S6、灌注混凝土,将混凝土灌入坑体与排水槽内,对排水槽与坑体进行封堵;
上述施工流程中所使用到的加固件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对建筑物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上端的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端固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多个所述转动板的端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
优选地,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靠近初始浇筑坑内壁的一端均设置有多个铆钉,多个所述铆钉呈等间距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柱穿过通孔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初始浇筑坑的底部通过地脚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板与建筑物的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混凝土地基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锦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锦坤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733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