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异构多云统一调度及管理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81978.8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7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74 | 分类号: | H04L67/1074;H04L67/54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丽洁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多云 统一 调度 管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解决异构多云统一调度及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S1、搭建多云统一适配引擎USI;
针对不同的IaaS环境,编写特定的USI实现驱动Driver,平台会根据接入的IaaS环境的类别和版本,选择合适USI实现;
根据资源的类别,多云统一适配引擎USI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和镜像,又根据具体不同的资源将接口分为主机、可用分区、虚拟机、网络、后端存储、磁盘和镜像的主要接口,平台通过接口方法管理调度IaaS资源;
S2、构建云驱动器CDR;
遵循多云统一适配引擎USI标准规范的接口要求,针对每一个IaaS平台,分别通过调用SDK或API,对应实现多云统一适配引擎USI中要求的接口,上层可通过调用USI具体接口,对应云驱动器CDR中具体方法,实现对底层各类资源池的资源调度、实例创建、生命周期管理和监控;
S3、搭建云连接器CRT;
云连接器CRT是IaaS云平台与多云管理平台之间的桥梁,每个IaaS云平台需分别部署一套即4个云连接器CRT;
四个连接器分别为IaaS接入连接器、事件连接器EVENTMQ、监控连接器MONITORDATAMQ和告警连接器MONITORSERVER;
所述IaaS接入连接器负责与IaaS云平台的管理控制台建立连接,控制云主机生命周期管理;
所述事件连接器EVENTMQ,即事件的消息通道连接器,基于RabbitMQ构建事件消息通道,负责将云管平台中的界面操作,以事件的方式推送至IaaS云平台,控制IaaS平台中云中间件生命周期管理;
所述监控连接器MONITORDATAMQ,即监控数据的消息通道连接器,基于RabbitMQ构建监控消息通道,负责采集云中间件的所有监控数据;
所述告警连接器MONITORSERVER,即IaaS环境告警的连接器Ceilometer,基于Ceilometer构建告警及预警的消息通道,负责对采集到的监控数据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触发告警条件;
S4、基于VM自动安装云采集器CCA;
对于操作系统镜像模板,提前预置进去云采集器CCA,确保在各类IaaS平台中创建的虚拟机VM都自动化安装了云采集器CCA,基于云采集器CCA技术,实现云平台VM通过各个连接器与云管平台之间进行消息通信和交互;
S5、输出完整的异构多云适配器iMC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决异构多云统一调度及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云平台VM通过各个连接器与云管平台之间进行消息通信和交互的流程为:
(1)主动获取当前云主机、硬盘与运行应用的状态,推送至IaaS接入连接器,由IaaS接入连接器将状态信息返回给云管平台进行状态展示;
(2)被动接收事件连接器推送过来的云主机开机、关机、重启、组件部署、应用部署的指令信息,Agent根据相应指令,在所在VM中执行对应的shell命令,待完成相应操作后,Agent将执行结果推送至事件连接器的MQ队列中,由事件连接器将执行结果信息返回给云管平台进行结果展示;
(3)主动获取当前云主机、硬盘与运行应用的性能相关数据,推送至监控连接器的MQ队列中,由监控连接器将状态信息返回给云管平台进行监控数据展示;
(4)主动获取当前云主机、硬盘与运行应用的性能相关数据,推送至告警连接器的Celiometer组件中,Celiometer负责根据预置的告警阈值,判断性能数据是否超出了指标范围,如超出,则由告警连接器将告警信息返回给云管平台进行告警数据展示及相关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决异构多云统一调度及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异构多云适配器iMCA,实现对虚拟化、容器和裸金属异构资源池的统一接入管理。
4.一种解决异构多云统一调度及管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19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