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络筒机单锭卷绕计长方法及自动络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884947.8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58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车社海;贾坤;彭伟;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70 | 分类号: | B65H54/70;B65H54/553;B65H61/00;B65H49/2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络筒机单锭 卷绕 方法 自动 络筒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络筒机单锭卷绕计长方法及自动络筒机,络筒机单锭包括筒纱卷绕装置、单锭控制器、槽筒测速传感器及筒纱测速传感器,其特点是:卷绕计长方法为:当络筒机单锭正常卷绕时,根据检测的槽筒转速计算络筒机单锭正常卷绕过程的筒纱卷绕长度;络筒机单锭停止卷绕时刻,单锭控制器储存槽筒与筒纱传动比i的瞬间数值;在络筒机单锭重新启动阶段,根据传动比i的瞬间数值与络筒机单锭重新启动阶段测得的筒管转速计算出络筒机单锭重新启动阶段计长用的槽筒转速,以此计算出筒纱卷绕长度与正常卷绕过程的筒纱卷绕长度之和作为实际筒纱卷绕总长度。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卷绕计长方法合理、准确,且计长误差小于0.8%。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络筒机及其生产方法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络筒机单锭卷绕计长方法及自动络筒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络筒机上,大部分的筒纱转动卷绕都是由槽筒靠摩擦带动的,滑移通常较小,筒纱具有锥度并直径一直在变化,而槽筒是圆柱形并直径固定,所以筒纱卷绕长度一般是根据槽筒的转数来计算的。但在卷绕启动阶段槽筒与筒纱之间滑移很大,实际上并不是槽筒的每一转都会带来相应的纱线卷绕长度,而且每次启动都会产生一次误差,尤其是筒纱直径较大时误差就更大。由于管纱之间的切疵数量差异或其它原因造成单锭启动次数不一,甚至相差很大,也就造成了纱线实际卷绕长度和计算卷绕长度的差异较大。
筒纱满筒落筒的条件是卷绕计算长度达到设定长度,而计算长度和实际长度最大误差可能达到2%左右,难于满足筒纱打包或整经的需要。实际生产中,一排筒纱中往往只有几个单锭的筒纱重量偏差较大,而且在下一排筒纱中不固定发生在相同的单锭上,重量较小的筒纱一般发生在捻接次数较大的单锭上。为解决现有技术卷绕计长误差大的问题,目前有在单锭纱路中安装精密计长传感器代替按槽筒转数计算的计长方法,计长误差可以达到0.5%以下。但是,这种精密计长传感器的成本很高,一个精密计长传感器的价格接近千元,而且每个单锭都要单独配置一个精密计长传感器,通常一台自动络筒机需要配置72个精密计长传感器,每台自动络筒机需要花费5万元以上,增加如此高的成本,使用户难以承受,因此,安装精密计长传感器的络筒机单锭难于普及推广。
如何设计一种络筒机单锭卷绕计长装置及卷绕计长方法,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卷绕计长方法合理、准确,且计长误差小于0.8%,这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络筒机单锭卷绕计长方法及自动络筒机,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卷绕计长方法合理、准确,且计长误差小于0.8%。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络筒机单锭卷绕计长方法,所述络筒机单锭包括筒纱卷绕装置、单锭控制器、槽筒测速传感器及筒纱测速传感器,所述筒纱卷绕装置包括筒管、筒纱支臂、槽筒及槽筒电机,所述槽筒测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槽筒转速,所述筒纱测速传感器用于检测筒管转速,所述槽筒测速传感器及筒纱测速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单锭控制器连接,所述单锭控制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筒机单锭卷绕计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当络筒机单锭正常卷绕时,根据槽筒测速传感器检测的槽筒转速计算络筒机单锭正常卷绕过程的筒纱卷绕长度;同时,所述单锭控制器控制槽筒测速传感器测得槽筒转速N1,并控制筒纱测速传感器测得筒管转速N2,实时计算出槽筒与筒纱的传动比i,所述传动比i的计算公式为:i=N1/N2;
步骤2:在络筒机单锭停止卷绕时刻,所述单锭控制器储存所述传动比i的瞬间数值;
步骤3:在络筒机单锭重新启动阶段,所述单锭控制器控制筒纱测速传感器测得筒管转速N2,将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传动比i的瞬间数值与络筒机单锭重新启动阶段测得的筒管转速N2带入所述传动比i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络筒机单锭重新启动阶段计长用的槽筒转速,用计长用的槽筒转速计算络筒机单锭重新启动阶段的筒纱卷绕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4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