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芳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86178.5 | 申请日: | 202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43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邱丽霞;孙玉倩;刘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79 | 分类号: | C07D307/79;C07D405/12;C07D333/54;C07D409/12;C07C211/61;C07D209/86;C07F7/08;C07C211/58;C07C211/60;C07D209/88;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化合物 电致发光 器件 显示 面板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有机芳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有机芳胺化合物为三芳胺化合物或者芳二胺类化合物,能够提高有机芳胺化合物的空穴传输能力,进而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芳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OLED(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多层薄膜依次堆叠而成,而每层薄膜本身的载流子传输效率是OLED的发光效率和器件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一般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其中,阳极和阴极注入至发光层的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子,进而使得发光层发光。空穴传输层需要将阳极注入的空穴传输至发光层,因此需要具有适宜的空穴传输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芳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芳胺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化学式1或者化学式2所示:
L1、L2、L3、L4、L5各自独立的选自单键、取代或者未取代的6~18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4~18个碳原子的杂芳基;
Ar1、Ar2、Ar3、Ar4、Ar5各自独立的选自取代或者未取代的6~50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4~40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其中,Ar1、Ar2、Ar3、Ar4、Ar5中的至少一者选自或者
X选自O、S、Se、N(R3)、C(R4R5)、Si(R4R5);环Y为5~10元脂肪环;
R1、R2各自独立的选自氢、氘、卤素、碳原子1~10的烷基、碳原子5~10的环烷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6~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4~12个碳原子的杂芳基;
R3、R4、R5各自独立的选自氢、碳原子1~10的烷基、碳原子5~10的环烷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6~12个碳原子的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4~12个碳原子的杂芳基;其中,R4、R5还可以相互连接以与共同连接的原子形成5~10元环;
L1、L2、L3、L4、L5、Ar1、Ar2、Ar3、Ar4、Ar5上的取代基相同或者不同,且各自独立的选自自氘、卤素、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6-18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18的杂芳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和阴极;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上述的有机芳胺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861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