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检测防火卷帘门卷帘盒与梁碰撞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0562.2 | 申请日: | 202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6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锦赢;柳波;陈明飞;陈东升;李佳;徐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欣欣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检测 防火 卷帘门 卷帘 碰撞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BIM检测防火卷帘门卷帘盒与梁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建模步骤,建立结构墙模型,并在结构墙模型上建立结构梁模型,得到结构框架模型;
门建模步骤,建立防火卷帘门模型;
预拼装步骤,利用BIM软件,对防火卷帘门模型和结构框架模型进行预拼装,得到整体待检测模型;
检测碰撞步骤,利用BIM软件中自带的碰撞检查功能对整体待检测模型进行运行碰撞检查,以检测防火卷帘门模型和结构框架模型是否有碰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检测防火卷帘门卷帘盒与梁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碰撞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检查子步骤,利用BIM软件中自带的碰撞检查功能对整体待检测模型进行运行碰撞检查,获取碰撞结果报告和碰撞结果模型;
判断子步骤,如果碰撞结果报告显示未检测到冲突,则防火卷帘门模型和结构框架模型不存在碰撞;否侧,通过碰撞结果报告获取相碰撞的两个模型,并通过碰撞结果模型中获取相碰撞的两个模型之间碰撞的位置以及碰撞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检测防火卷帘门卷帘盒与梁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碰撞结果报告获取相碰撞的两个模型,并通过碰撞结果模型中获取相碰撞的两个模型之间碰撞的位置以及碰撞高度,具体为:
通过碰撞结果报告,获取相碰撞的两个模型的ID号,根据相碰撞的两个模型的ID号确定相碰撞的两个模型,并在整体碰撞三维模型中确定相碰撞的两个模型的碰撞位置以及碰撞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检测防火卷帘门卷帘盒与梁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碰撞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平行处理步骤,如果所述检测碰撞步骤中检查防火卷帘门模型与结构框架模型中的结构梁模型沿纵向平行设置且碰撞,调整防火卷帘门模型的位置,并重复进行所述检测碰撞步骤进行二次检查,如果二次检查结果显示有碰撞,则调整防火卷帘门模型的尺寸以及防火卷帘门所用的防火卷帘盒的尺寸及位置,并重复进行所述检测碰撞步骤进行再次检查,如果再次检查结果显示有碰撞,则对结构梁和/或结构墙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检测防火卷帘门卷帘盒与梁碰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碰撞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垂直处理步骤,如果所述检测碰撞步骤中检查防火卷帘门模型与结构框架模型中的结构梁模型斜交或垂直且碰撞,调整防火卷帘门模型的尺寸以及防火卷帘门所用的防火卷帘盒的尺寸,并重复进行所述检测碰撞步骤进行二次检查,如果二次检查结果显示有碰撞,则调整防火卷帘门模型的位置和/或对结构墙、结构梁进行调整。
6.一种基于BIM检测防火卷帘门卷帘盒与梁碰撞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建模模块,用于建立结构墙模型,并在结构墙模型上建立结构梁模型,得到结构框架模型;
门建模模块,用于建立防火卷帘门模型;
预拼装模块,用于利用BIM软件,对防火卷帘门模型和结构框架模型进行预拼装,得到整体待检测模型;
检测碰撞模块,用于利用BIM软件中自带的碰撞检查功能对整体待检测模型进行运行碰撞检查,以检测防火卷帘门模型和结构框架模型是否有碰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检测防火卷帘门卷帘盒与梁碰撞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碰撞模块包括:
检查子模块,用于利用BIM软件中自带的碰撞检查功能对整体待检测模型进行运行碰撞检查,获取碰撞结果报告和碰撞结果模型;
判断子模块,用于如果碰撞结果报告显示未检测到冲突,则防火卷帘门模型和结构框架模型不存在碰撞;否侧,通过碰撞结果报告获取相碰撞的两个模型,并通过碰撞结果模型中获取相碰撞的两个模型之间碰撞的位置以及碰撞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05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