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内胆式双滞止罩总温探针头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4973.9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李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18 | 分类号: | G01K7/18;G01K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铂电阻 内胆 式双滞止罩总温 探针 头部 | ||
1.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内胆式双滞止罩总温探针头部,其特征在于:由铂电阻(1)、内层滞止罩(2)和外层滞止罩(3)组成;铂电阻(1)作为总温探针的感温元件,可根据具体环境选择铠装或裸装的型式;内层滞止罩(2)前端开设进气口(4),加工有双纽线型式的倒角;内层滞止罩(2)侧壁靠近底面的位置沿周向均匀开设2个或多个内出气孔(5);外层滞止罩(3)侧壁靠近顶面的位置沿周向均匀开设2个或多个外出气孔(6);
所述的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内胆式双滞止罩总温探针头部外层滞止罩(3)外径为其长度的11/16至13/16,外层滞止罩(3)内径为其外径的19/24至7/8;
所述的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内胆式双滞止罩总温探针头部外出气孔(6)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数量为2至4个,外出气孔(6)直径为外层滞止罩(3)外径的1/8至5/24,外出气孔(6)轴线与外层滞止罩(3)顶面的距离为外层滞止罩(3)长度的3/32至5/32;
所述的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内胆式双滞止罩总温探针头部内层滞止罩(2)内壁双纽线收缩段起始直径与外层滞止罩(3)外径相同,内层滞止罩(2)内壁双纽线收缩段长度为外层滞止罩(3)长度的7/20至9/20,内层滞止罩(2)内壁平直段直径为外层滞止罩(3)外径的7/16至9/16,内层滞止罩(2)内壁平直段长度为外层滞止罩(3)长度的11/20至13/20;
所述的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内胆式双滞止罩总温探针头部内层滞止罩(2)外壁安装环与外层滞止罩(3)顶面齐平,安装环长度为外层滞止罩(3)长度的3/20至1/4,内层滞止罩(2)外壁直线收缩段的长度为外层滞止罩(3)长度的3/20至1/4,内层滞止罩(2)外壁平直段的直径为外层滞止罩(3)外径的5/8至17/24;
所述的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内胆式双滞止罩总温探针头部内出气孔(5)沿周向均匀布置的数量为2至4个,内出气孔(5)直径为内层滞止罩(2)内壁平直段直径的1/4至5/12,内出气孔(5)轴线距离内层滞止罩(4)内壁底面的距离为内层滞止罩(2)内壁平直段长度的1/8至5/24;
所述的一种基于铂电阻的内胆式双滞止罩总温探针头部铂电阻(1)伸入滞止罩内的长度为外层滞止罩(3)长度的19/24至7/8,铂电阻(1)的直径为外层滞止罩(3)外径的7/24至3/8;
所述总温探针头部,采用铂电阻替代热电偶作为感温元件,传感器精度更高;相应地改进滞止罩的结构,采用内、外两层滞止罩,内层滞止罩形似内胆,沿气流流入的方向,内壁按双纽线收缩,外壁按直线段收缩,并依靠前端的安装环与外层滞止罩顶面连接定位,安装较为方便;气流由内层滞止罩进口流入内层滞止室并与传感器进行换热,然后由内层滞止罩根部的出气孔流到外层滞止室内,最后由外层滞止罩顶部的出气孔流出,在这一过程中外层滞止腔内的气流能够对传感器根部和内层滞止罩壁面进行充分加热,减小导热和辐射误差;相较于单层滞止罩,双层滞止罩内流速度更低,气流的滞止效果更好,能够显著减小速度误差;进口采用双纽线倒角型式,能够有效拓宽总温测量的不敏感角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49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