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7536.2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33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祖超;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李红标 |
地址: | 5238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结构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主壳体与顶封体,顶封体与主壳体连接,主壳体具有带开口的第一容纳腔,顶封体具有与第一容纳腔的开口连通的第二容纳腔;电芯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中,电芯连接有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穿过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延伸至第二容纳腔中且从第二容纳腔伸出;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中至少一个极耳弯折后朝向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延伸,且穿过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延伸至第二容纳腔;第一保护层设置于电芯的外侧壁和位于电芯外部的极耳之间,通过第一保护层可以减小极耳对电芯的损伤,避免带来内部短路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消费类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型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于电池续航和快速充电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随着电池容量和快充能力的提升,对于安全性能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电池抗跌落性能。当锂离子电池跌落时,电池内部极耳被弯折后易对电芯造成损伤,带来内部短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结构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电池跌落时电池内部的极耳易对电芯造成损伤,带来内部短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与顶封体,所述顶封体与所述主壳体连接,所述主壳体具有带开口的第一容纳腔,所述顶封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连通的第二容纳腔;
电芯,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电芯连接有第一极耳与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腔中且从所述第二容纳腔伸出;
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中至少一个极耳弯折后朝向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延伸,且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第二容纳腔;
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外侧壁和位于所述电芯外部的极耳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靠近所述主壳体的一侧设置,所述开口靠近所述主壳体的另一侧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保护层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上具有镂空孔。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为弹性层。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聚丙烯、丙烯酸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与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包括基材与胶层,所述基材与所述胶层层叠设置。
其中,电池结构还包括:
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位于所述电芯的外部,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和位于所述电芯外部的极耳之间。
其中,所述顶封体为L型,所述顶封体包括第一顶封体与第二顶封体,所述第一顶封体的一端与所述主壳体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顶封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顶封体连接,所述第二顶封体与所述主壳体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容纳腔为L型,所述第二容纳腔从所述顶封体的一端端部延伸至所述顶封体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开口沿所述第二容纳腔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的部分均为L型。
其中,电池结构还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顶封体远离所述主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第二极耳伸出所述第二容纳腔的部分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7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