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柱电池转接结构、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898569.9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7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於洪将;王汭;罗志高;陈继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03 | 分类号: | H01M50/503;H01M50/516;H01M50/528;H01M50/152;H01M50/184;H01M50/18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郭宝煊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电池 转接 结构 及其 装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转接结构、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圆柱电池转接结构包括盖体、密封件和第一集流构件,盖体设置第一通孔;密封件覆盖第一通孔并与盖体固定连接;第一集流构件设置在盖体的一侧;其中,第一集流构件包括基部和凸部,基部和盖体相互抵接,凸部用于与第一电极引线电性连接。在电池组装过程中,其预先将第一集流构件和盖体焊接形成第一焊接组件,在第一集流构件上设置有向靠近电极组件方向弯曲形成的凸部,且在盖体对应设置有第一通孔,通过第一通孔可将第一集流构件和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引线焊接,解决了集流构件与盖板激光焊接难度大的问题,而且,提高了焊接优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电池转接结构、圆柱电池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圆柱型全极耳动力电池主要采揉平极耳,然后连接片与极耳揉平面焊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极耳和转接片连接,之后将正极连接片与正极柱焊接,第一转接片与钢壳内壁或者盖体焊接。
然而,常规的第一转接片与钢壳内壁不仅焊接操作困难,且焊接优率较低;第一转接片的焊接区在壳内负极端可能会占用一定的空间,降低了电芯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如果焊接区在墩封封口处又会导致墩封的气密性变差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也有部分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即:第一转接片直接与盖体激光焊接,从而具有占有用空间少、焊接面积大、电阻小等优点。
然而,采用该生产工艺时,通常是先将第一转接片与负极极耳焊接,然后将盖体与钢壳封口焊接,最后将盖体与第一转接片焊接,但是由于盖体厚度比第一转接片要厚,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从盖体侧激光穿透焊接第一转接片会导致焊接不良或者焊穿的风险,工艺难道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柱电池转接结构,以解决目前的转接片与盖板激光焊接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电池转接结构,包括盖体、密封件和第一集流构件,所述盖体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第一通孔;所述密封件覆盖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流构件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一侧;其中,第一集流构件包括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部分向远离所述盖体方向凸出形成的凸部,所述基部和所述盖体相互抵接,所述凸部用于与第一电极引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盖体的轴线方向,所述凸部的投影和所述盖体的投影不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焊接部以及由所述焊接部部分向靠近所述第一集流构件方向凸出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容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盖体的中部,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和所述盖体直径之比为35%~80%。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部的厚度为0.2mm~0.4mm,所述盖体的厚度为0.4mm~0.8mm。
进一步地,焊接部设置有环形沉台,所述环形沉台的深度0.2mm~1mm。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上设置有环形薄弱区域,所述环形薄弱区域用于泄压。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壳体,电极组件,极柱,第二集流构件以及上述的圆柱电池转接结构,所述壳体为一端具有敞开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极组件两端分别引出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所述极柱设置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敞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集流构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引线电性连接,所述极柱一端穿过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二集流构件连接;盖体设置于所述敞开口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第一集流构件与所述第一电极引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用于密封所述极柱和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898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