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控船舶污水存储、转运与交付过程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0497.7 | 申请日: | 202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胡爱民;汪智勇;陶常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舟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H04W4/44;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控 船舶 污水 存储 转运 交付 过程 系统 | ||
用于监控船舶污水存储、转运与交付过程的系统,包括排污船船载监控子系统、接污船船载监控子系统、港口接污处监控子系统、个体识别与对接子系统、互联网云服务器,个体识别与对接子系统安装个人信息终端上,包括个体身份识别单元、污水排放个体对接申报单元;互联网云服务器用于接受排污船、接污船、港口接污处监控子系统中对应的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传输来的监测与定位数据,以及个体识别与对接子系统传输来的污水排放个体对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异常状况实施预警或报警。本发明能够实现船舶污水存储、转运和交付上岸全过程的监控,并可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报警或预警,有助于各种复杂环境下的船舶污水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监控船舶污水存储、转运与交付过程的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水。这些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入江河等水体中,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破坏水资源。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船上存储、岸上交付”的船舶污水处理方案。即,要求船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存储在船上的污水存储罐中,到岸时将污水交付上岸。具体的交付形式,可以直接在港口交付,也可以通过接污小船转运上岸。
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船上存储、岸上交付”的方案,并没有得到有力的落实。大多数船舶(尤其是中小型船舶),依然受到“偷排行为方便、省时、省力”这一惯性思维的影响,进而在水上作业的过程中偷排污水。而限于现有技术监管手段和方法的不足,上述偷排行为目前难以得到有效的跟踪和监管。
发明内容
为实现船舶污水存储、转运和交付上岸全过程的监控,并可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报警或预警,有助于各种复杂环境下的船舶污水管理,为此,本发明提出了用于监控船舶污水存储、转运与交付过程的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用于监控船舶污水存储、转运与交付过程的系统,包括
排污船船载监控子系统,安装在排污船上,包括第一污水存储单元、安装在第一污水存储单元处的第一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与第一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连接的第一液面高度监测单元、第一北斗定位单元;
接污船船载监控子系统,安装在接污船上,包括接污单元、安装在接污单元处的第二液体流量监测单元、第二污水存储单元、安装在第二污水存储单元处的第二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与第二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连接的第二液面高度监测单元、第二北斗定位单元;
港口接污处监控子系统,安装在港口接污处,包括第三接污单元、安装在第三接污单元处的第三液体流量监测单元、第三污水存储单元、安装在第三污水存储单元处的第三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与第三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连接的第三液面高度监测单元、第三北斗定位单元;
个体识别与对接子系统,安装个人信息终端上,包括个体身份识别单元、污水排放个体对接申报单元;
互联网云服务器,用于接受排污船、接污船、港口接污处监控子系统中对应的第一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第二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第三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传输来的监测与定位数据,以及个体识别与对接子系统传输来的污水排放个体对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异常状况实施预警或报警。
具体地说,所有液面高度监测单元和液体流量监测单元均包括对应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获取原始检测数据,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至对应的系统控制与通讯单元。
具体地说,所述液面高度监测单元中的液面数据分析与传输模块连续实时获取的原始测量数据,按照指定的时间频率拆分为多个区段,并对每个时间区段内的所有原始测量数据取平均值。
具体地说,所述液体流量监测单元中的流量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实时获取的原始测量数据,标记出液体开始排放的时间点、液体排放结束的时间点,计算出排放时间段内所有流量的总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舟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舟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04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缓冲凝固的注浆机
- 下一篇:一种监控污水转运过程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