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及输出功率提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02935.3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0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龙;鞠登峰;黄辉;叶宽;梁云;刘弘景;刘可文;曾鹏飞;高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73 | 分类号: | G06F30/373;G06F30/367;H02J50/12;H01F41/00;H01F27/24;H01F27/245;H01F38/14;G06F1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甄蒙蒙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侵入 磁场 装置 输出功率 提升 方法 | ||
1.一种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输出功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功率密度评估模型,所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包括磁芯及缠绕在所述磁芯上的取能线圈;
将所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功率密度评估模型进行功率密度对于所述磁芯的叠片边长与磁柱直径比例系数的函数求导;
根据所述导函数求解所述叠片边长与所述磁柱直径的最优比例;
根据所述最优比例设计所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
所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功率密度评估模型为:
其中,为功率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输出功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功率密度评估模型,包括:
将所述磁芯等效为长直磁芯,计算等效后的磁路长度;
基于所述磁芯的退磁系数及所述磁芯的相对磁导率,计算所述磁芯的有效磁导率,所述退磁系数根据所述磁路长度与所述磁柱直径确定;
获取缠绕所述磁芯的取能线圈匝数、取能线圈有效截面积及取能线圈所处位置的磁感应强度;
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所述取能线圈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压;
根据所述感应电压、负载电阻及取能线圈内阻计算所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的输出功率;
根据所述输出功率及磁芯的体积,计算所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的功率密度,得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功率密度评估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输出功率提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压的表达式为:
其中,
4.一种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包括磁芯,所述磁芯采用叠片边长与磁柱直径最优比例设计,所述最优比例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输出功率提升方法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侵入式磁场取能装置,包括:能量转换装置、补偿网络装置及电能变换装置,其中,
所述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磁芯及缠绕在所述磁芯上的取能线圈,所述取能线圈用于将导体所产生磁场的能量转换为工频交流电压,所述磁芯用于提高感应电压;
所述补偿网络装置包括补偿电容,所述补偿电容用于与取能线圈自感谐振;
所述电能变换装置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用于将工频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对输电线路传感器电池进行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29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