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中心温度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3340.X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4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董超;陈晓峰;刘双;姚俊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色帛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林涛 |
地址: | 2016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中心 温度 智能 调控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中心温度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获得已经完成识别的待进行设备温度监控的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其中,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包括不少于一个监控架构和与各所述监控架构相匹配的不少于一个温度样本架构;各所述温度样本架构是由温度样本调试线程批量计算的各种温度样本所确定;然后挖掘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对应的关键温度标签,得到温度异常表达;最终将所述温度异常表达加载至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确定温度智能控制策略;因此,通过温度样本调试线程对设备挖掘温度描述的关键温度标签中应用到的各种温度样本进行批量化处理,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减低成本,并且能够提高温度智能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中心及数据调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中心温度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的产生致使人们的认识从定量、结构的世界进入到不确定和非结构的世界中,它将和交通、网络通讯一样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进而对很多产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数据中心的发展不能仅凭经验,还要真正的结合实践,促使数据中心发挥真正的价值作用,促使社会的快速变革。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据中心的任务量不断的增加,这样一来,就可能导致数据超负荷运作,可能会导致数据中心的温度过高,从而可能会造成数据中心中的设备故障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技术方案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改善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温度智能调控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中心温度智能调控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获得已经完成识别的待进行设备温度监控的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其中,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包括不少于一个监控架构和与各所述监控架构相匹配的不少于一个温度样本架构;各所述温度样本架构是由温度样本调试线程批量计算的各种温度样本所确定;挖掘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对应的关键温度标签,得到温度异常表达;将所述温度异常表达加载至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确定温度智能控制策略。
在一种独立实施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计算的温度样本至少包括以下其中一下:采集的实时设备运行温度数据、已经显示异常的温度数据、线程、解析结果、检测文本、配置方式、执行步骤;其中,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和各种类的温度样本都包括标准样板。
在一种独立实施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至少在如下执行步骤中具有对应的标准样板:线程配置方式、线程检测方式和线程解析方式;在其中一个执行方式中,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每挖掘一轮所确定的温度异常表达,在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计算的温度样本对应一种标准样板。
在一种独立实施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为配置设备挖掘温度描述,所述挖掘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对应的关键温度标签,得到温度异常表达,包括:挖掘所述配置设备挖掘温度描述的关键温度标签,确定所述配置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对应的线程;所述将所述温度异常表达加载至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确定温度智能控制策略,包括:在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搭建种类为线程的第一温度样本;将所述配置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对应的线程确定为所述第一温度样本加载至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
在一种独立实施的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为解析设备挖掘温度描述,所述挖掘所述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对应的关键温度标签,得到温度异常表达,包括:挖掘所述解析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对应的关键温度标签,得到所述配置设备挖掘温度描述对应的线程的目标检测文本;所述将所述温度异常表达加载至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确定温度智能控制策略,包括:在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搭建种类为检测文本的第二温度样本;将所述目标检测文本确定为所述第二温度样本加载至所述温度样本调试线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色帛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色帛缔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3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