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04745.5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2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薛兴皓;李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邢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多个所述像素单元中,奇数列像素单元为第一像素单元,偶数列像素单元为第二像素单元,且所述第一基板的配向方向与列像素单元的延伸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的液晶分子形成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对应的液晶分子形成第二预倾角,所述第一预倾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配向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预倾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配向方向相反。通过上述方案以改善漏光色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由于功耗低、画质高和价格便宜等优势,成为平板显示领域当中的主导技术。其中TFT-LCD根据显示模式又可分为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其中,IPS显示模式是通过控制液晶分子在平面内转动以实现画面显示,该模式中主要依靠阵列基板侧的水平电场控制液晶分子转动,该模式下具有较宽的显示视角和较高的透过率。
但是该IPS显示模式也存在漏光的问题,例如:暗态下,倾斜角度的入射光容易从偏光片中漏出,尤其是在角平分线的问题。而且由于液晶配向的原因,液晶分子的预倾角无法达到0度,导致漏光颜色也有较大的区别,造成漏光色偏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改善漏光色偏的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多个所述像素单元中,奇数列像素单元为第一像素单元,偶数列像素单元为第二像素单元,且所述第一基板的配向方向与列像素单元的延伸方向垂直;其中,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的液晶分子形成第一预倾角,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对应的液晶分子形成第二预倾角,所述第一预倾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配向方向一致,所述第二预倾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配向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所述第一平坦层包括多列第一平坦部和多列第二平坦部,且所述第一平坦部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设置,所述第二平坦部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设置;所述第一平坦部的表面沿所述配向方向逐渐升高,所述第二平坦部的表面沿所述配向方向逐渐降低;所述第一平坦部用于使得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对应的液晶分子的第一预倾角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配向方向一致;所述第二平坦部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对应的液晶分子的第二预倾角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基板的配向方向相反。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坦部的表面的最大高度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表面的最大高度一致,所述第一平坦部的表面的最小高度与所述第二平坦部的表面的最小高度一致。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上;所述第二平坦层包括多列第三平坦部和多列第四平坦部,多列所述第三平坦部和多列所述第四平坦部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三平坦部对应所述第一像素单元设置,所述第四平坦部对应所述第二像素单元设置;所述第三平坦部的表面沿所述配向方向逐渐降低,所述第四平坦部的表面沿所述配向方向逐渐升高。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坦部的厚度沿所述配向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平坦部的厚度沿所述配向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平坦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所在平面形成的锐角大于等于1度小于等于3度,所述第二平坦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所在平面形成的锐角大于等于1度小于等于3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47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制备及试验设备
- 下一篇: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