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应对水体压力研究用模拟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5200.6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戴佳玥;王学锋;汤保贵;刘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
主分类号: | A01K61/85 | 分类号: | A01K61/85;A01K63/04;A01K61/10;G01N33/18;G01L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应对 水体 压力 研究 模拟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应对水体压力研究用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压力仓、压力驱动系统和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所述压力仓的顶部滑动插设有固定塞,所述压力仓一侧内壁的顶部固定插设有进料管,所述压力仓的两侧内壁底部分别固定插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所述压力仓的内壁上固定插设有溶氧传感器和数字压力传感器。本发明配备溶氧探头,可以实时监测舱内氧气状况,当氧气不足时,可通过送料口投放增氧剂,这保障了鱼类在适宜的氧气环境下进行实验,使实验结果更为可信,而且投饵可以作为实验的变量,研究某一特定压力下的不同饵料对鱼类的影响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研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类应对水体压力研究用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生活在浅海的硬骨鱼类来说,鱼鳔是它们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鱼类可通过调节鳔内的气体量来适应遭遇的压力变化,从而调整浮力,以实现上浮或者下潜。然而当压力变化过快时,即使是管鳔型鱼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排出鳔内的气体,造成鳔破裂损伤,甚至死亡。
但是对于深海鱼来说,充满气的鱼鳔无异于一个脆弱的气球,巨大的水压会将其直接压碎。因此,很多深海鱼在进化的过程中舍弃了鱼鳔这个危险的结构,转而依靠某些脂类来提供浮力。同时,为了适应这种高压环境,其身体的生理机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骨骼变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弯曲;肌肉组织变得特别柔韧,纤维组织变得出奇的细密;皮肤组织变得仅仅为一层非常薄的层膜,它能使鱼体内的生理组织充满水分,保持体内外压力的平衡。
当面临压力的变化或骤变压力时,无论是浅海鱼还是深海鱼都需要通过及时的自身调节来适应,而这种机制尚未发现。因此,压力对鱼的影响实验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现有的类似装置多为高压舱,通过开启连接在舱体上的气管阀门,启动真空泵,抽取高压舱气体来进行降压。高压舱由亚克力材料制成,具有承压及透明性,可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观察舱内实验鱼对压力变化的行为响应和体表损伤。
但是现有装置一般采用人为操控气管阀门来实现调控压力,繁琐且浪费时间精力,实验装置无法精确控制压力大小,装置简陋,只能进行短时间实验。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置一般采用人为操控气管阀门来实现调控压力,繁琐且浪费时间精力,实验装置无法精确控制压力大小,装置简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鱼类应对水体压力研究用模拟试验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鱼类应对水体压力研究用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压力仓、压力驱动系统和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所述压力仓的顶部滑动插设有固定塞,所述压力仓一侧内壁的顶部固定插设有进料管,所述压力仓的两侧内壁底部分别固定插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所述压力仓的内壁上固定插设有溶氧传感器和数字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仓的底部与压力驱动系统之间通过压力传输管路连通,所述压力驱动系统包括压力驱动器和压力阀;
所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触摸屏,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器、存储器、电源和通信模块;
所述电源、溶氧传感器、数字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数据线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压力驱动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二数据线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和触摸屏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双向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传输管路上螺纹连接有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塞上固定套接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销轴的一端与安装口内壁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未经广东海洋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52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喷溅型呕吐袋
- 下一篇:基于无监督学习的皮革缺陷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