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6746.3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2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钟玲;班莲惠;黄立;樊帆;杨洋;那蕊;杨云涛;曹月睿;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2/00 | 分类号: | A63B22/00;A63B23/04;A63B23/10;A63B71/06;A61F7/00;A61H1/02;A61N1/36 |
代理公司: | 佛山知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3 | 代理人: | 田琦 |
地址: | 6500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下 防治 固定 装置 | ||
1.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包括:足部刺激装置、背伸训练装置、腿部刺激装置,滑动支架,健足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刺激装置与背伸训练装置拆卸连接,所述足部刺激装置上端安装腿部刺激装置;所述健足控检测装置和背伸训练装置与所述滑动支架连接;所述足部刺激装置包括:足部固定板、脚趾连接套、振动带、踝部固定板;所述足部固定板后部连接足跟托板;所述足跟托板内安装跟部液囊,所述足部固定板上安装振动带;所述足部固定板上表面拆卸连接踝部固定板;所述背伸训练装置包括:连接板,转动电机,第一直线电机,第一腿部固定板,第一直线电机;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足部刺激装置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腿部固定板中部带有凹槽状结构两侧带有连接杆;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一腿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直线电机与滑动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健足检测装置包括:健足连接板,第二腿部固定板,角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第二直线电机,所述健足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腿部固定板通过阻尼可变阻尼转轴连接,连接位置安装角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所述第二腿部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电直线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直线电机与所述滑动支架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集成电路、显示设备、输入设备、编码控制器;所述编码控制器安装在所述转动电机后端且与集成电路电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集成电路电连接;所述集成电路分别与足部刺激装置、背伸训练装置、腿部刺激装置,健足检测装置,显示设备,输入设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述足部固定板前端并列连接五个脚趾连接套,所述了脚趾连接套内部中空;所述所述足部固定板上连接循环液囊、循环泵;所述跟部液囊、脚趾连接套通过第一电磁阀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与循环液囊连接,所述循环液囊与所述脚趾连接套和跟部液囊通过第二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循环液囊上设置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循环液囊内部填充低凝固点液体;所述脚趾连接套、跟部液囊、循环液囊使用弹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带下表面安装多个按摩球,所述按摩球内安装微型Z轴线性马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刺激装置包括:电刺激装置,电热装置、加压装置;所述电刺激装置安装在加压装置上表面,所述电热装置安装在加压装置内部,所述加压装置下表面通过粘扣结构与所述第一腿部固定板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腿部固定板上侧安装腿部固定带;所述腿部刺激装置上端连接绑带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气囊,气泵,排气阀,压力传感器;所述气囊形状为半环形一端与所述气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阀连接;所述气囊内表面安装压力传感器;所述排气阀、气泵、压力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架下平行设置两根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方通过滑轨直线电机连接垂直导轨,所述垂直导轨上分别滑动连接健足检测装置和背伸训练装置;所述两根水平导轨之间通过插接结构拆卸连接,互换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固定板拆卸连接踝部固定板,所述踝部固定板内侧凹陷,踝部固定板内侧连接乳胶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条所述一种足下垂防治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将本装置穿戴在患者下肢上;
S2、控制系统根据患者健康足检测装置检测并存储患者健康足的运动信息;
S3、患者无法进行自主的背伸运动时,控制系统通过患者运动信息驱动背伸训练装置转动,通过背伸训练装置带动患者患足被动运动,患足被动运动的同时对患者的足背进行脉冲式的震动冲击和冷刺激,同时腿部刺激装置进行持续的加热,交替进行低电流的高频电刺激和低频加压按摩;
S4、患者尝试使用患足尝试进行主动的背伸运动,编码器将转动电机的转动信息反馈至控制系统,记录并存储转动角度;
S5、控制系统驱动转动电机产生一个逐渐减小的初始的转矩,并存储转动电机的转动角度和转矩间的关系;
S6、患者主动进行背伸运动到角度最大值时重复进行S3-S5步骤;
S7、患者使用健足进行运动,控制系统通过记录健足检测装置获取健足转动角度数据;通过背伸训练装置带动患足模仿健足运动;此过程中同时进行S3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67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