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层格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三维岩相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08910.4 | 申请日: | 202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明;张喜;梁岳立;李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李春彦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层 格架下 海陆 过渡 页岩 三维 岩相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地层格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三维岩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一,采集研究区的地震数据以及评价井数据,并根据研究区的地震数据以及评价井数据确定页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的建模边界;
步骤二,根据研究区的地震数据、评价井数据以及确定的页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的建模边界,建立地震精细解释层位底部层面模型,在底部层面模型约束下建立顶底层面模型,顶底层面模型建模层位自下而上为PSQ1、PSQ2、PSQ3及PSQ4四级层位层面模型,并依据四级层位层面模型建立FSQ1-FSQ11五级层位层面模型,依据五级层位层面模型下各层位的平均地层厚度及岩性厚度设置垂向网格;
步骤三,根据研究区的岩相类型,以及岩相在五级层位层面模型下的分布,分别建立对应岩相类型的岩相模型,各岩相模型构成研究区的岩相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格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三维岩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研究区的地震数据以及评价井数据,包括:获取研究区评价井的井位坐标和井轨迹数据;研究区评价井的精细测井解释资料;评价井的分层数据,包括四级层序及五级层序以及研究区顶面和底面构造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层格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三维岩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研究区的地震数据以及评价井数据确定页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的建模边界,其中的建模边界为三维地震数据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层格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三维岩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研究区的地震数据、评价井数据以及确定的页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的建模边界,建立地震精细解释层位底部层面模型,在底部层面模型约束下建立顶底层面模型,包括:以地震解释数据为依据,结合测井分层数据在底部层面模型约束下建立顶底层面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层格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三维岩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底层面模型建模层位自下而上为PSQ1、PSQ2、PSQ3及PSQ4四级层位层面模型,并依据四级层位层面模型建立FSQ1-FSQ11五级层位层面模型,包括:PSQ1、PSQ2、PSQ3及PSQ4四级层位自下而上分为FSQ1-FSQ11等11个五级层位,并依据四个四级层位层面模型建立FSQ1-FSQ11五级层位层面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格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三维岩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依据五级层位层面模型下各层位的平均地层厚度及岩性厚度设置垂向网格,其中的垂向网格为:确保各地层最薄岩性厚度能被表征,按比例划分设置的垂向网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层格架下海陆过渡相页岩三维岩相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研究区的岩相类型,以及在五级层序下的岩相分布,分别建立对应岩相类型的岩相模型,包括:采用聚类分析地震属性融合,基于贝叶斯统计理论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计算岩相的属性与各地震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得到相关系数R,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选择相关系数大小在设定阈值范围的地震属性,建立岩相与地震属性之间测关系,并计算岩相的平面相图,得到岩相的展布特征,建立岩相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089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