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6232.6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0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士群;陈丙法;巫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向离山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堆场 原位 脱水 系统 | ||
1.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土体(1)周面的环形密封槽(2),所述土体(1)内插设若干排水板,若干所述排水板的顶部位于所述土体(1)上方,且若干所述排水板的顶部连通设置有连通装置,位于同一行的若干所述连通装置依次连通设置,位于所述土体(1)一侧的所述连通装置为封闭设置,位于所述土体(1)另一侧的所述连通装置连通设置有真空装置,所述土体(1)上方设置有包覆装置,所述包覆装置的边缘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槽(2)内且通过覆土密封,所述真空装置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包覆装置与所述连通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包括抽水壳体(3),所述抽水壳体(3)位于所述土体(1)上方,所述抽水壳体(3)顶面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连通装置通过所述卡接机构与所述抽水壳体(3)内腔连通,所述抽水壳体(3)底面等间距连通设置有若干抽水管(4)的一端,若干所述抽水管(4)的另一端固接有底板(5),若干所述抽水管(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阴极板(6)和阳极板(7),所述阴极板(6)侧面开设有若干进水孔(8),所述抽水管(4)的另外两相对侧面分别开设有若干抽水孔(9),所述阴极板(6)和所述阳极板(7)外壁包覆设置有无纺布(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连通筒(11),所述连通筒(11)的底部与所述抽水壳体(3)连通,所述连通筒(11)的顶部与所述连通装置连通,所述抽水壳体(3)顶部固接有限位环(12),所述限位环(12)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限位环(12)的两相对侧面分别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抽水壳体(3)设置在所述限位环(1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装置包括连通壳体(13),所述连通壳体(13)的底面连通设置有矩形壳体(14),所述矩形壳体(14)内壁与所述连通筒(11)外壁滑动接触,所述矩形壳体(14)外壁与所述限位环(12)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矩形壳体(14)内腔与所述连通壳体(13)内腔连通,所述连通壳体(13)底面固接有插接环(15),所述矩形壳体(14)设置在所述插接环(15)内,所述矩形壳体(14)底面固接有橡胶环(16),所述橡胶环(16)底面与所述抽水壳体(3)顶面抵接,所述插接环(15)两相对外壁分别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栓(17),所述连通壳体(13)两端分别连通设置有外螺纹管(18)的一端,所述外螺纹管(18)的另一端内壁固接有连接管(19),所述外螺纹管(18)的外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挤压管(20),相邻两所述连通装置的两所述连接管(19)通过软管(21)连通,所述软管(21)套设在所述连接管(19)外壁上,所述挤压管(20)内壁与所述软管(21)外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装置包括土工布(22)和塑料膜(23),所述土工布(22)和塑料膜(23)的边缘设置在所述环形密封槽(2)内且通过覆土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泵(24),所述真空泵(24)的输出端连通有管道(25)的一端,所述管道(25)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土工布(22)和所述塑料膜(23)与位于所述土体(1)边缘的所述软管(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壳体(3)、底板(5)、抽水管(4)、连通筒(11)、限位环(12)和阴极板(6)由可降解塑料基体35-45份、纤维化芦苇粉40-45份,相容剂和润滑剂5-8份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6)内添加有纳米炭黑粉10-15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7)设置为不锈钢纤维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淤泥堆场原位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1)内添加有500-800g/m3粉煤灰和300-500g/m3铁矿渣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62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