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侧向滑移的拉压两用支座释放装置及释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16323.X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26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罗斌;朱磊;张宁远;阮杨捷;黄健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B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侧向 滑移 两用 支座 释放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侧向滑移的拉压两用支座释放装置及释放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反力架、锚固节点、螺纹钢棒、锚固螺母、调节螺母、滑动垫板、滚轴和千斤顶。反力架固定于牛腿侧边,螺纹钢棒通过锚固螺母和调节螺母连接反力架和锚固节点,反力架与千斤顶、调节螺母之间设有滑动垫板和滚轴。释放前支座处于临时固定状态,根据预判滑动方向选用顶压或张拉方式释放支座,千斤顶在前者时置于反力架内侧,在后者时置于反力架外侧。本发明装置可采用顶压和张拉两种方式实现大滑移量且存在侧向滑动的支座释放,并通过无级调节精准控制滑移量,过程中可随时锁止,必要时可主动将支座移至指定位置,甚至恢复至释放前状态,具有多工况适用性、精确可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侧向滑移的拉压两用支座释放装置及释放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土木工程结构的快速发展,如大跨空间索结构、钢结构等,成品支座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减小上部结构对下部支承结构的水平作用力,如在索结构中形成预应力自平衡结构,在大跨结构中释放温度变形等,常在上部结构与下部支承结构之间设置滑动支座。定位安装结构滑动支座时,为避免后续施工的扰动,一般会采取措施将支座临时固定,如临时固定焊接、设置限位挡板等,待特定时机再释放支座使其达到设计滑动状态。
在释放支座前,由于结构施工累积,临时固定的支座会存在反力。释放支座过程中,支座会发生滑移、支座反力逐渐下降,结构形态也自动随之协调变化,因此支座释放影响到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施工环节。在某些工程中,不仅各支座的滑移方向不同,而且同一个支座会出现往复的滑移,另外还会出现径向和环向两个方向的滑移,因此需要一种适应多状况的支座释放装置。
现工程中,常采用热熔临时固定焊缝或者焰割挡板等方式,使支座在反力作用下自由释放,该方式下的滑移过程处于无控状态,安全性低,一旦出现问题时难以立即停止滑移过程,更加难以恢复至滑移前状态。当支座反力大时,工程中会使用千斤顶进行支座释放,但往往是单向的释放,且过程可控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侧向滑移的拉压两用支座释放装置及释放方法,可采用顶压和张拉两种方式实现大滑移量且存在侧向滑动的支座释放,并且通过无级调节可精准控制支座滑移量,过程中可随时暂停,且必要时可主动将支座移至指定位置,甚至恢复至释放前状态,具有多工况适用性、精确可控性和很高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侧向滑移的拉压两用支座释放装置,包括结构牛腿、反力架、滑动支座限位垫块、滑动支座、螺纹钢棒、调节螺母、锚固节点、锚固螺母、滑动支座顶板和千斤顶;滑动支座设置于结构牛腿的顶部,滑动支座顶板设置于滑动支座的顶部,滑动支座顶部的长度小于滑动支座顶板的长度,滑动支座限位垫块对称设置于滑动支座顶部与滑动支座顶板形成的空隙中;反力架设置于结构牛腿的一侧,反力架上开设有反力架长槽孔,滑动支座顶板靠近反力架的一端设有锚固节点,在锚固节点的端面上设有穿过螺纹钢棒的锚固节点端面圆孔,螺纹钢棒贯穿反力架长槽孔,螺纹钢棒的一端通过锚固螺母与锚固节点连接,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与反力架连接;千斤顶用于将滑动支座顶板与滑动支座之间的反力相平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当判定释放后滑动支座顶板向靠近反力架方向滑动时,千斤顶设置于反力架与滑动支座顶板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第一滑动垫板、第二滑动垫板和滚轴,第一滑动垫板设置于调节螺母与反力架之间,第一滑动垫板上开设有滑动垫板圆孔,螺纹钢棒贯穿第一滑动垫板,第二滑动垫板设置于千斤顶与反力架的连接处,第一滑动挡板和第二滑动挡板的两侧均设有限位挡板,滚轴设置于限位挡板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当判定释放后滑动支座顶板向远离反力架方向滑动时,则采用张拉的方式进行释放,此时千斤顶置于反力架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6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