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能离子型亚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7692.0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9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付力;李婷;刘双;许凯;王立晶;翟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C07F5/02;C09K1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真真 |
地址: | 476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活化 延迟 荧光 性能 离子 型亚铜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能离子型亚铜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能离子型亚铜配合物为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1,10‑菲啰啉]合铜(I)、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1,10‑菲啰啉]合铜(I)、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4,7‑二苯基‑1,10‑菲啰啉]合铜(I)、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4,7‑二苯基‑1,10‑菲啰啉]合铜(I),以配合物1b、2a、2b为发光染料,此类配合物在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保护中具有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铜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在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保护中的应用,属于信息记录、存储与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保护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条形码、二维码、水印、激光全息等传统防伪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利用。但是这些技术容易复制,安全性低。在外界刺激下(如温度、光、湿度、机械压力、pH、电压等)发出不同发光颜色或强度的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为光信息保护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该技术不同荧光信号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光谱重叠,很难辨别哪一种荧光信号。而以发光材料的不同的荧光寿命作为检测信号的荧光寿命成像技术,为提高光信息记录、存储和保护能力开辟了新的维度。该技术可在不增加信息记录、存储和保护程序复杂性的基础上,消除不同荧光光谱、激发光源、光滤波器和信号检测器的影响。
为了实现荧光寿命成像技术的利用,亟待开发具有长发射寿命的发光材料。磷光贵金属过渡金属和镧系配合物因具有发光寿命长、斯托克斯位移大、发射光谱窄、光稳定性好、背景干扰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信息保护领域。然而,此类材料均含有价格昂贵的金属,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光学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以储量丰富且价格便宜的亚铜离子为中心的离子型亚铜发光配合物因其较弱的自旋轨道耦合,可实现发光寿命较长的磷光或热激活延迟荧光,为其在信息加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此类配合物的发光通常来自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迁移态,通过改变阳离子配位单元与抗衡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可调控离子型亚铜配合物的发光寿命,并将其应用于数据存储和安全保护(Adv.Optical Mater.2018,1801065)。然而,现有可应用于荧光寿命成像的离子型亚铜配合物较少,开发新的以调控其发光寿命的策略十分有必要。
与抗衡离子相比,配体本身由于与中心亚铜离子直接配位,对配合物的发光性质有显著影响。如果选择合适的配体,可以在不改变发光颜色的情况下调节发光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能离子型亚铜配合物,以及采用该配合物为发光材料在信息的记录、存储和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能离子型亚铜配合物,所述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能离子型亚铜配合物为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1,10-菲啰啉]合铜(I),结构式如1a所示;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1,10-菲啰啉]合铜(I),结构式如1b所示;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4,7- 二苯基-1,10-菲啰啉]合铜(I),结构式如2a所示;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4,7-二苯基-1,10-菲啰啉]合铜(I),结构式如2b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师范学院,未经商丘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76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