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蚁探测系统及其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17759.0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53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覃初夏;于明志;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瀚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G01V3/00;H04W4/38;H04L6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松艳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蚁 探测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白蚁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云端模块和用户端,所述探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云端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的无线连接,所述云端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端之间连接;所述探测模块包括探测组件,探测组件使用探测头探测白蚁,探测头置于诱体结构中,诱体结构中同时设置有供白蚁啃食而构成泥被的填充物,白蚁啃食填充物构成的泥被使得探测头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模块将探测头获得的电参量数据输送至云端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组件包括触发棒(1)、端盖(2)、填充容器(3),所述触发棒(1)的内部设置有探测腔(6),所述探测腔(6)贯穿触发棒(1)的一端,探测腔(6)的底部安装有填充容器(3),所述填充物放置在填充容器(3)中,所述填充容器(3)贯穿触发棒(1)端部的一端与填充容器(3)远离探测腔(6)底部的一端之间形成探测位置(5),所述端盖(2)卡合密封在触发棒(1)的端部,且端盖(2)对应在探测腔(6)贯穿触发棒(1)端部的位置,所述端盖(2)远离触发棒(1)的一端设置有导线(4),所述探测头设置于端盖(2)靠近触发棒(1)的一端,探测头包括短导针(7)和长导针(8),短导针(7)和长导针(8)均置于探测位置(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包括石墨粉和细沙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没有白蚁的情况下,探测头暴露在探测位置(5)内的空气中,当存在白蚁时,白蚁在探测位置(5)内构成泥被,所述探测头被泥被覆盖后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与探测头电性连接的MCU、电源以及至少一对电阻组,所述电阻组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二电阻通过导线与探测头并联设置,所述MCU用以测量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分压数据,并将数据输送至云端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用以接收来自云端模块的信号并获得是否探测到白蚁的信息,所述用户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头至少设置有一组。
8.一种白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系统,还包括:
S1:将探测头与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并设置在被测部位内,由数据处理模块中的MCU通过ADC1测量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分压数据;
S2:当触发棒(1)的探测腔(6)内不存在白蚁时,探测头暴露在探测腔(6)内的空气中,此时探测头处于开路状态,电阻值无限大,将由MCU获得的第二电阻的分压数据值A1输送至云端服务器,
S3:当探测腔(6)内存在白蚁时,白蚁会在探测腔(6)内构成泥被,探测头被泥被覆盖且相电性导通,此时探测头处于闭路状态,电阻值变小,将由MCU获得的第二电阻的分压数据值A1输送至云端服务器;
S4:云端模块接收来自数据处理单元的数据值并与设定值C1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数据值A1小于C1时,不向用户端发出信息或者向用户端发出不存在白蚁的信息,当接收到的数据值A1大于C1时,向用户端发出存在白蚁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被测部位包括但不限于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瀚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瀚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177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架自动装配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终端设备及负一屏界面的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