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覆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1205.8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1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村石一生;久保田胜;石垣有基;吉田昌弘;藤田英史;田上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85;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覆 活性 物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被覆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降低电池的反应电阻这一优异特性的被覆活性物质、以及能够兼顾加工速度和加工品质的被覆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被覆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中,将电极活性物质与包含Li和M元素且表面能为72mN/m以下的涂覆液混合来制造浆料,将前述浆料在气流中进行干燥,使含锂的氧化物附着于前述电极活性物质的至少一部分表面,得到被覆活性物质。其中,M元素为选自Nb、F、Fe、P、Ta、V、Ge、B、Al、Ti、Si、W、Zr、Mo、S、Cl、Br、I中的至少1种以上的元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覆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被覆活性物质是在包括全固态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内的二次电池中使用的电极活性物质,在该电极活性物质的至少一部分表面附着有含锂的氧化物。
背景技术
全固态电池具有容易对用于确保安全性的系统进行简化等优点。作为这种全固态电池的相关技术,申请人公开了专利文献1。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活性物质复合粉体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活性物质复合粉体来制造锂电池的方法,所述活性物质复合粉体通过实施喷雾干燥工序和热处理工序而在表面附着有铌酸锂,且具有规定的BET比表面积,所述喷雾干燥工序是向活性物质的表面喷雾含有Nb(铌)的过氧络合物和Li(锂)的涂覆液,且同时将前述涂覆液干燥的工序,所述热处理工序是在该喷雾干燥工序后进行热处理的工序。
另一方面,不限定于专利文献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还进行了通过在电极活性物质的表面被覆Li化合物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特性的尝试。
例如,申请人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提供具备容量维持率高、即耐久性优异的非水电解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而公开了如下的活性物质复合粉体的相关技术,其中,使用气相法(ALD:原子层沉积)装置,在正极活性物质的至少一部分表面被覆Al2O3、Li3PO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0342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607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本发明人等的进一步研究而发现: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活性物质复合粉体的制造方法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存在课题。
即,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活性物质复合粉体的制造方法中,在喷雾干燥工序中使用转动流动法。然而,在转动流动法中,由于对粉末施加的解碎力弱,因此,若一旦生成由活性物质和涂覆液形成的大造粒体,则不易解碎。并且,大造粒体的生成有可能导致反应电阻增大等电池的性能降低。因而,为了抑制对活性物质喷雾涂覆液的喷雾速度、为了在生成大造粒体之前进行干燥,不得不抑制加工速度。换言之,存在难以兼顾加工速度和加工品质(抑制造粒体生成)的本质课题,成为生产率低的工序。
另外,在本发明中,“解碎”是指:对聚集的颗粒施加机械能量,几乎在不伴有固体的新生表面的生成的情况下将聚集的颗粒的结块揉散,从而减小颗粒的大小的操作。并且,其与粉碎被用作不同的概念,所述粉碎是指:对固体颗粒施加能量,减小颗粒的大小,生成新表面的操作。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使用气相法(ALD:原子层沉积)装置的方法中,由于ALD装置为真空工艺,因此,在加工速度的方面不实用。
本发明是在上述状况下进行的,其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具有能够降低电池的反应电阻这一优异特性的被覆活性物质,以及能够兼顾加工速度和加工品质的被覆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同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1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