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地下管廊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3184.3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谭永建;曹映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君逸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F17D5/00;F17D5/02;F16M11/04;F16M11/24;G08B21/16 |
代理公司: | 海南恒于志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6009 | 代理人: | 周敏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地下 智能 检测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地下管廊智能检测报警系统,涉及检测报警系统技术领域。该基于人工智能的地下管廊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包括安装板、拆装机构、升降机构、检测机构和稀释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下方的防护罩、天然气检测仪和控制器,防护罩的一侧外壁与控制器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防护罩的一侧内壁与天然气检测仪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所述稀释机构包括设置于防护罩前侧的水箱和U形管。基于人工智能的地下管廊智能检测报警系统,通过防护罩、集气斗、直流电机、转杆、皮带轮、皮带、引风扇叶、天然气检测仪和控制器的配合使用,能够定时的将天然气输送管道连接处的空气快速的抽到防护罩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报警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地下管廊智能检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管廊建设在城市的地下,用于集中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中在同一个公共隧道,而现有的大部分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地下管廊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在天然气输送管道在出现少量泄漏时很容易出现检测不出的情况,导致天然气长时间的少量泄漏造成地下管廊局部天然气浓度较高,此时遇到静电或是明火很容易发生爆炸,从而给工作人员和地下管廊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地下管廊智能检测报警系统,能够解决天然气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地下管廊智能检测报警系统,包括安装板、检测机构和稀释机构;
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拆装机构和升降机构;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下方的防护罩、天然气检测仪和控制器,防护罩的一侧外壁与控制器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防护罩的一侧内壁与天然气检测仪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
所述稀释机构包括设置于防护罩前侧的水箱和U形管,水箱的后侧与防护罩的前侧固定安装,U形管的一端与水箱的前侧固定连接且与其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拆装机构包括弓形板、滑杆、弹簧、滑杆套和限位板,滑杆的两端分别与弓形板的前侧固定连接,弹簧和滑杆套均套设于滑杆的外壁,滑杆套的一端与滑杆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通过环形板与滑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滑杆套的底部通过连接板与限位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在检修拆卸时无需进行较大幅度的动作,降低检测报警系统受损的风险,保障了定时检修的效率和检修的效果,延长了检测报警系统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弓形板的一侧内壁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部卡接安装有卡块,卡块的一侧外壁与限位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弓形板上开设有与弓形板相匹配的通口,通口的内壁与安装板的外壁相接触,安装板上开设有与限位板相匹配的长方形开口,长方形开口的内壁与限位板的外壁相接触,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对检测报警系统进行拆装。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螺杆、导杆、安装槽、滑块、齿板、竖板、伺服电机、转动杆和齿轮,螺杆的两端分别与弓形板的相邻内壁转动安装,导杆的两端分别与弓形板的相邻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槽设置于螺杆和导杆上,竖板的数量有两组,安装槽的两侧外壁分别与两组竖板的相邻侧壁固定安装,伺服电机的一侧外壁与一组竖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竖板的相邻侧壁转动安装,伺服电机的转轴延伸至一组竖板的另一侧外壁并与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齿轮固定套设于转动杆的外壁,安装槽的前侧开设有矩形开口,齿轮的后侧穿过矩形开口并与齿板相啮合,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地下管廊的使用,增加了了适用场景和范围,实用性和灵活性高,利于推广和使用。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上开设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槽,安装槽与螺杆螺纹安装,安装槽与导杆滑动安装,能够根据地下管廊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安装位置来对检测报警系统的位置和高度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君逸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君逸数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31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