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3193.2 | 申请日: | 202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1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G01N1/44;G01N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邓树山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标准 样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粉末标准样品,该粉末标准样品包括碳氮化钛、碳化钛和氮化钛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氮元素含量为3%~22%;氧元素的含量小于1.0%,氢元素的含量小于0.05%;杂质元素总和小于0.2%。采用本发明的粉末标准样品进行检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法拟合成工作曲线,线性系数为0.9998,线性良好,得到的工作曲线可满足钨、钛、钽、铌等难熔金属和陶瓷合金样品的高氮分析范围,其检测结果稳定、准确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标准样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市场调研发现,在粉末冶金、硬质合金和陶瓷合金等难熔金属领域的样品分析需求越来越高,其样品中氮量的控制是产品的关键性技术参数,而金属陶瓷合金样品的氮量是大于3%的高氮类产品,由于各企业分析高氮量的方法和标准样品的不同,检测结果也出现很大的偏差,在产品的工艺生产配料控制和用户使用等方面出现异议。
标准样品主要是用于热导法测氮分析,其分析结果及精度完全依赖标准样品的特征值。采用氮碳钛基产品做高氮系列标准样品,有利于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及过程,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可比性,还在产品的质量仲裁、产品检验和认证机构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高氮分析普遍使用钢铁材料的氮标准物质来校准仪器,陶瓷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高氮含量(3%)的样品检测量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市场上的高氮含量标准样品非常稀少,均为不同基体的单个高氮标准样品,氮含量范围不能满足钨、钛、钽、铌、陶瓷材料等难熔金属和金属陶瓷合金等难熔金属样品的要求,制作工作曲线无法达到线性系数0.999的要求,检测准确度严重偏离。对于含有钨、钛、钽、铌、金属陶瓷合金等难熔金属而言,钢铁类标准样品的材质基体与难熔金属的差别太大,对仪器设置的分析功率等关键参数完全不同,校准与测定条件不同,导致测定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因此,亟需一种熔点高、强度高、耐磨性强、耐腐蚀及抗氧化等优良特性,长期稳定性和均匀性良好的氮元素分析标准样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粉末标准样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粉末标准样品,该粉末标准样品包括碳氮化钛、碳化钛和氮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氮元素含量为3%~22%;氧元素的含量小于1.0%,氢元素的含量小于0.05%;杂质元素总和小于0.2%。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粉末标准样品采用以氮碳钛基的物质组成,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碳氮化钛、氮化钛、碳化钛物质,其熔融特性满足粉末冶金、硬质合金及陶瓷等难熔金属产品中氮元素含量分析的需要,其与镍箔有很好的相容性。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杂质元素中Fe0.050%、Mn0.020%、Si0.050%、Ca0.020%、K0.005%、Na0.005%、S0.005%以及其他元素0.10%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粉末标准样品包括5个标准点值,例如氮元素含量分别为:标准点1:3%~6%;标准点2:7%~11%;标准点3:12%~15%;标准点4:16%~19%;标准点5:20%~22%。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粉末标准样品的颗粒费氏平均粒度为1μm~3μm。具体地,其费氏平均在1μm~3μm之间,粒度分布:D10为0.50μm至1.0μm之间;D50为1.0μm至4.0μm之间;D90为6μm至10μm之间;D10/D90为0.05至0.2之间,能够很好的保证在氮分析仪器上完全的释放。
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粉末标准样品的氧元素含量不高于0.50%,氢元素含量不高于0.015%。能够避免氧元素和氢元素对氮元素分析的影响,满足氮的准确和精确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粉末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氮化钛、碳化钛和氮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混合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3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