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5418.8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军;王书传;邬宵宵;陈鸿栅;何镕海;王诗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和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2 | 分类号: | C09J175/02;C09J11/04;C09J11/06;C08G18/66;C08G18/52;C08G18/42;C08G18/10;C08G18/32;C08G18/76;H01M50/124;H01M50/141;H01M50/143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发 阻尼 防火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胶的原料包含按照重量份计算的如下组分:50-70份基体树脂、20-30份三位一体阻燃剂、1-3份水;
其中,所述三位一体阻燃剂是由C源、N源、P源、B源和Si源中的至少三种反应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一体阻燃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0~40重量份C源、0~40重量份N源、0~40重量份P源、0~40重量份B源和0~40重量份Si源在室温下混合均匀,且C源、N源、P源、B源和Si源中至少三种的用量大于0,之后在120-150℃捏合反应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一体阻燃剂是由20~40重量份C源、20~40重量份N源及30~40重量份P源反应形成;或者,所述三位一体阻燃剂是由20~40重量份B源、20~40重量份N源及30~40重量份Si源反应形成;或者,所述三位一体阻燃剂是由20~40重量份C源、20~40重量份N源及20~40重量份B源反应形成;或者,所述三位一体阻燃剂是由20~40重量份N源、30~40重量份P源、20~40重量份Si源反应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C源包括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N源包括三聚氰胺、双氰胺、聚磷酸铵、五硼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P源包括五氧化二磷、三氧化二磷、聚磷酸铵、羟基化磷酸酯;
和/或,所述Si源包括硅酸乙酯及其聚合物、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B源包括硼酸、五硼酸铵、三氧化硼、五水硼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包括聚脲树脂,所述聚脲树脂主要由摩尔比为3~6∶4~7的异氰酸酯与胺反应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胺包括二乙基甲苯二胺、二甲硫基甲苯二胺、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聚天门冬氨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和/或,所述异氰酸酯包括TDI-聚硫醇预聚物或TDI-PCL预聚物,其中聚硫醇或PCL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2000,并且所述TDI-聚硫醇预聚物或TDI-PCL预聚物的NCO含量为6-10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1~1.5重量份聚硫醇或PCL加入反应釜中,在保护性气氛中加热到80-85℃,并加入3~4重量份TDI后反应2~3h,再加入扩链剂调节NCO含量,反应30min,之后降温出料,即得所述异氰酸酯;
其中,所述扩链剂包括N,N′-二乙基-1,3-丙二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胶的原料还包含1-3重量份增强纤维和10-15重量份填料;
所述增强纤维包括矿物纤维和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填料包括滑石粉、石英粉、钛白、可膨胀石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的原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胺、三位一体阻燃剂、水、可选择添加或不添加的增强纤维以及可选择添加或不添加的填料;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
10.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全水发泡型阻尼防火胶在制备新能源电池包或新能源车辆的防护结构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和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和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信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54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湘黄鸡生态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结构稳定的钢结构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