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氢干燥再生系统及其操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27004.9 | 申请日: | 2022-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6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绍成;陈红;齐济;朱文若;王晓月;胡朝阳;马菡;吴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0;C25B15/08;C01B3/56;H01M8/04119;H01M8/06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丽筠 |
地址: | 100076 北京市丰台区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 再生 系统 及其 操控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制氢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氢干燥再生系统,包括水电解器、气水分离器、冷却器、干燥塔、储氢瓶和燃料电池;在水电解过程中,水电解器对水电解形成氢气,并向气水分离器输出含有氢气的混合物,气水分离器分离出混合物中的气体,并将分离出来的气体输入至冷却器,冷却器冷却来自汽水分离器的气体,并向干燥塔输出含有水蒸气和氢气的气体,干燥塔吸收水蒸气,并向储氢瓶输出氢气;在发电过程中,储氢瓶向干燥塔输出氢气,干燥塔释放在水电解过程中吸收的水蒸气,干燥塔输出的水蒸气和氢气经冷却器输入至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利用水蒸气和氢气发电。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具备循环再生功能的制氢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氢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制氢干燥再生系统及其操控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水产出的氢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当直接用于高压存储时,产品氢气中的冷凝水会造成气瓶腐蚀,影响储氢能力,因此水电解槽产出的氢气在不进行干燥处理时,难以直接存储。
工业中常用的电解水制氢纯化干燥技术为塔式结构,例如单塔结构。单塔结构及控制方式简单,但是多为间歇性工作模式。具体地,在水电解过程中,干燥塔可以吸收湿氢气中的水;当干燥塔吸水饱和后,制氢干燥系统停止水电解,并需要对干燥塔进行脱水、除水;在干燥塔脱水完成后,重新启动水电解过程。因此现有制氢干燥系统的工作模式是间歇式的,现有的单体结构不具备自动连续循环、可再生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制氢干燥再生系统及其操控方法,目的是提供具备循环再生功能的制氢干燥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氢干燥再生系统,包括水电解器、气水分离器、冷却器、干燥塔、储氢瓶和燃料电池;所述制氢干燥再生系统用于执行水电解过程和发电过程;其中,
在所述水电解过程中,所述水电解器用于对水电解形成氢气,并向所述气水分离器输出含有氢气的混合物,所述气水分离器用于分离出所述混合物中的气体,并将分离出来的气体输入至所述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用于冷却来自所述汽水分离器的气体,并向所述干燥塔输出含有水蒸气和氢气的气体,所述干燥塔用于吸收水蒸气,并向所述储氢瓶输出氢气;
在所述发电过程中,储氢瓶用于向所述干燥塔输出氢气,所述干燥塔用于释放在所述水电解过程中吸收的水蒸气,所述干燥塔输出的水蒸气和氢气经所述冷却器输入至所述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用于利用水蒸气和氢气发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针对燃料电池-水电解器综合应用系统,利用燃料电池发电时所需的氢气需要加湿这一特点,将燃料电池用氢气为干燥塔进行再生的同时实现自身加湿。该过程在对干燥塔再生的同时实现了对燃料电池阳极加湿的功能,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发电性能。相比传统的塔式干燥方法,本申请充分利用了燃料电池阳极气体需要加湿的特性,在干燥塔再生的过程中自动获得了高湿氢气,无需再为燃料电池阳极氢气设置加湿器。本申请利用水电解器电解制氢,燃料电池发电用氢的应用模式,使得氢气在流通过程中实现干燥塔的自动再生功能,并且整个循环再生过程可以实现氢气无损消耗,即制备的氢气可以被合理利用,而不是当做废气排出。
本申请提供的制氢干燥再生系统还可以特别应用于单塔结构。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具备循环再生的单塔结构,且再生装置增设复杂、控制繁琐。本申请可以实现单干燥塔自动连续无损再生功能。本申请提供的制氢干燥再生系统的执行部件少,控制模式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利用已有的氢气路径实现再生,减少多余复杂再生装置的增设,且大大简化系统和控制方式,效率高、实用性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制氢干燥再生系统还包括:
背压调节阀,所述背压调节阀与所述储氢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水电解过程中对所述干燥塔输出的氢气增压;
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与所述储氢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发电过程中对所述储氢瓶输出的氢气减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27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图像识别的电气设备表面污秽程度检测方法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