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轮胎的胎压检测装置及方法、车辆及其电机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2732.9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57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均;李美华;沈洪康;洪蔚蔚;彭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派智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6 | 分类号: | B60C2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林嵩;罗朗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奉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轮胎 检测 装置 方法 及其 电机 控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轮胎的胎压检测装置及方法、车辆及其电机控制器,其中,车辆轮胎的胎压检测装置包括主控模块和行驶关联参数检测模块;通过行驶关联参数检测模块记录待检测轮胎历史行驶时对应的第一行驶关联参数并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轮胎所行驶的设定距离,并在与历史轮胎行驶距离相同时,计算设定距离下的第一轮胎转动圈数,并结合设定距离,计算得到并判断第二轮胎转动圈数,是否满足正常胎压范围时的第一预设条件,以根据判断结果确定轮胎是否正常,从而可以及时检测出车辆轮胎的实时胎压情况,并且解决因定位在某些路段不准确,无法连续进行胎压检测的问题,以此提高行车安全概率,同时提升用户的行车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胎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轮胎的胎压检测装置及方法、车辆及其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自然,他们通过骑行或自驾前往各地体验户外生活,而作为出行工具的车辆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车辆的轮胎安全,通常可以通过在行车过程中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检测,并将轮胎漏气、欠压、过压等情况反馈给驾驶员,以确保行车安全,在实际车辆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一种胎压检测方法可以借助定位模块获取车辆的行驶距离,再实时检测轮胎转动的圈数,当轮胎压力降低时,轮胎的直径变小,行驶相同的距离则轮胎需要转动的圈数就会增加进而检测出轮胎胎压的变化,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精确的定位,而对于户外骑行或自驾来说,需要常常穿过各种隧道、山洞等定位盲区的路段,导致不能够及时检测轮胎的胎压或者误报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基于定位检测胎压情况容易受到定位不准确、不连续的影响,而无法准确检测轮胎胎压的缺陷,提供一种车辆轮胎的胎压检测装置及方法、车辆及其电机控制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轮胎的胎压检测装置,所述胎压检测装置包括主控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通信连接且固设于车辆上设定位置处的行驶关联参数检测模块;
所述行驶关联参数检测模块用于记录待检测轮胎历史行驶时对应的第一行驶关联参数并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行驶关联参数包括历史轮胎转动圈数和历史轮胎行驶距离;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检测轮胎所行驶的设定距离,并在与所述历史轮胎行驶距离相同时,计算所述设定距离下的第一轮胎转动圈数,所述第一轮胎转动圈数为平均每次行驶所述设定距离下的轮胎转动圈数;
根据所述第一轮胎转动圈数和所述设定距离,计算得到平均行驶每预设距离所对应的第二轮胎转动圈数,不同的所述预设距离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二轮胎转动圈数;
判断所述第二轮胎转动圈数是否满足正常胎压范围时的第一预设条件,若否,则确定所述待检测轮胎的胎压异常;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检测轮胎的胎压正常。
较佳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轮胎转动圈数与实际轮胎转动圈数一致,所述实际轮胎转动圈数为所述待检测轮胎处于正常胎压范围时的实际采集的转动圈数。
较佳地,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计算所述待检测轮胎的理论轮胎转动圈数,所述理论轮胎转动圈数为所述待检测轮胎处于正常胎压范围时行驶在所述预设距离时对应的转动圈数;
判断所述理论轮胎转动圈数是否与实际轮胎转动圈数一致,若否,则确定所述待检测轮胎的胎压异常;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检测轮胎的胎压正常。
较佳地,所述行驶关联参数检测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待检测轮胎实际行驶时对应的第二行驶关联参数并发送给所述主控模块;其中,所述第二行驶关联参数包括实际轮胎行驶距离;
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行驶关联参数是否满足正常胎压范围时的第二预设条件,若否,则确定所述待检测轮胎的胎压异常;若是,则确定所述待检测轮胎的胎压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派智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派智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2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