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椎体后方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3903.X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帅词俊;戚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
主分类号: | A61L27/04 | 分类号: | A61L27/04;A61L27/50;A61L27/54;B22F1/00;B22F9/04;B22F10/28;B22F10/38;B22F10/66;B33Y10/00;B33Y40/20;B33Y70/00;B33Y80/00;C22C18/00 |
代理公司: | 绵阳远卓弘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71 | 代理人: | 张忠庆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后方 降解 合金 植骨床 装置 | ||
1.一种用于椎体后方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包括网状主体结构和网状主体两侧的固定翼,所述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由可降解的锌铈合金粉体通过激光粉末床熔化成形,所述锌铈合金粉体包括1~3wt%的铈和97~99wt%的锌。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椎体后方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3D建模构建三维植骨床模型;
步骤二,通过高能球磨工艺,混合锌铈粉体,获得可降解锌铈合金粉体;
步骤三,通过激光选取烧结工艺,根据所建的三维植骨床模型打印烧结成可降解铈锌合金植骨床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锌铈合金地制备:以质量份数计,称取1~3份的铈粉和97~99份的锌粉,以不锈钢磨球为磨子,通过行星式球磨机在氩气氛围中均匀混合,球磨转速为150rpm/min,球磨时间2~3h,获得可降解锌铈合金粉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每连续球磨30min休止15min,随后高能球磨机反转30min,待球磨完成球磨罐罐体完全冷却后,在真空手套箱中取出锌铈合金粉末。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磨球与所述锌铈预混粉末之间的球料比为10: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粉末的颗粒粒径为17~45μm,纯度为99.9%;所述铈粉末的颗粒粒径为1~5μm,纯度为99.9%;所述氩气的纯度为99.999%。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选取烧结工艺:将锌铈合金粉体铺设在激光粉末床熔化成形系统中,根据所建的三维模型,逐层打印烧结成可降解铈/锌合金植骨床装置,其中采用交替扫描策略,即相比前一层,扫描方向旋转90°;所述激光扫描的功率为45~55W,扫描速率为270~320mm/s,单层粉末厚度为40~6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的网状主体的凸面和固定翼的外表面为磨砂面,网状主体的凹面和固定翼的内表面为光滑面,对所述可降解锌铈合金植骨床装置的表面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喷砂工艺对所述植骨床装置整体进行第一次表面处理,所述喷砂采用粉末粒径在80目的刚玉砂为磨料,喷砂距离10cm,喷砂压力0.6~0.8MPa,喷射时间1~1.5min,覆盖率大于100%;
步骤二,利用喷丸工艺对所述植骨床装置网状主体的凹面和固定翼内表面进行光滑处理,喷丸采用粉末粒径在180~220目之间的玻璃丸为磨料,喷砂距离为10~15cm,喷砂压力为0.5~0.8MPa,喷射时间为2~3min,覆盖率大于100%;
步骤三,利用喷砂工艺对所述植骨床装置网状主体的凸面和固定翼的外表面进行磨砂处理,喷砂采用粉末粒径在24~80目之间的刚玉砂和粉末粒径180~220目之间的玻璃丸混合磨料,其中,刚玉砂与玻璃丸的比例为4:1,喷砂距离为10~15cm,所述喷砂压力为3.0MPa,喷射时间为0.5~1min,覆盖率大于100%;
步骤四,对步骤三获得的所述植骨床装置进行清洗:在超声波清洗机的辅助下,使用丙酮清洗2~3次,使用无水乙醇清洗3~4次,每次清洗时间约为10min,清洗完成后使用氮气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未经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39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