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油液老化自动监测的油浸式变压器及监测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5851.X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9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聂明军;孙启民;谢炜;郑宏;崔福星;许炳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柯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H01F27/4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陈炜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老化 自动 监测 油浸式 变压器 传感器 | ||
1.一种基于油液老化自动监测的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和健康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健康监测传感器安装在变压器主体内,并浸泡在变压器主体内的绝缘介质(5)中;所述的健康监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绝缘介质(5)的老化程度,其包括电极(1)、分子印迹聚合物层(2)和电容介电层(6);分子印迹聚合物层(2)能够特异性吸附的分子为2-糠醛分子;两片电极(1)分别设置在电容介电层(6)的相反侧;两个分子印迹聚合物层(2)分别设置在两片电极(1)的相反侧;健康监测传感器的电容值越小,变压器主体内的绝缘介质(5)老化越严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液老化自动监测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层(2)、电极(1)和电容介电层(6)均呈梳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液老化自动监测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层(2)上设有与2-糠醛分子空间互补的分子空穴(4);分子空穴(4)通过将2-糠醛分子与功能单体共同聚合后去除2-糠醛分子的方式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液老化自动监测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层(2)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液老化自动监测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读取电路;所述的电容读取电路与两片电极(1)连接,用于读取两片电极(1)之间的电容值;所述的电容读取电路包括电容-电压转换电路(1-1)、仪表放大电路(1-2)和峰值检测电路(1-3);电容-电压转换电路(1-1)用于读取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相比于初始电容值的变化程度,并将该变化程度转化为交流信号;仪表放大电路(1-2)用于放大电容-电压转换电路(1-1)输出的交流信号;峰值检测电路(1-3)用于提取仪表放大电路(1-2)输出的交流信号的幅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液老化自动监测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电压转换电路(1-1)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运算放大器及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均接交流输入信号Vi;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1、电阻R3的一端及其中一个电极(1);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另一个电极(1)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及电阻R4的另一端均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2、电阻R6及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及电阻R6的另一端均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容C1的容值与两块电极之间的初始容值相等;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组成电容-电压转换电路(1-1)的输出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油液老化自动监测的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放大电路(1-2)采用三运放构成的精密差分放大器,其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和第五运算放大器;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电压转换电路(1-1)的输出接口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电阻R8的一端;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9的一端及电阻R8的另一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电阻R10的一端及电阻R7的另一端;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电阻R11的一端及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及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第五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及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五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仪表放大电路(1-2)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柯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柯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58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