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减振的非对称导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39131.0 | 申请日: | 2022-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韦继勤;林亚;韩冬;梁湘华;李义平;王开明;蒋竞升;李雪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D5/16 | 分类号: | F01D5/16;F01D9/04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高压 涡轮 转子 叶片 对称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减振的非对称导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压涡轮导向器内的导叶在周向分为多个扇区;单个扇区内相邻导叶间的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相等;相邻两个扇区内的导叶数量不同,且相邻两个扇区内的导叶间的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不同,形成非对称式导叶布置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减振的非对称导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共振频率±10%的裕度进行设计,其中一个或多个扇区内的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为最大值;一个或多个扇区内的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为最小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减振的非对称导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共振频率±5%裕度处设计导叶过渡间隔角,其中一个或多个扇区内的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为过渡间隔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减振的非对称导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为过渡间隔角对应的扇区内的通道数量为m;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为最大值对应的扇区内的通道数量为n;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为最小值对应的扇区内的通道数量为q;其中m、n、q满足:m>n>q。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减振的非对称导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涡轮导向器全环在周向上分为六个扇区,依次为第一扇区(1)、第二扇区(2)、第三扇区(3)、第四扇区(4)、第五扇区(5)以及第六扇区(6);
第一扇区(1)、第三扇区(3)、和第五扇区(5)中对应的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为最小值;
第六扇区(6)中对应的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为最大值;
过渡间隔角的取值为两个,分别对应的扇区分别为第二扇区(2)、第四扇区(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减振的非对称导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压涡轮导向器内的导叶数量为29片,分为所述六个扇区;
第一扇区(1)为2个通道,第一扇区(1)中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占全环比例为1/33.4;
第二扇区(2)为9个通道,第二扇区(2)中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占全环比例为1/27.7;
第三扇区(3)为2个通道,第三扇区(3)中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占全环比例为1/33.4;
第四扇区(4)为9个通道,第四扇区(4)中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占全环比例为1/30.7;
第五扇区(5)为2个通道,第五扇区(5)中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占全环比例为1/33.4;
第六扇区(6)为5个通道,第六扇区(6)中单通道周向导叶间隔角占全环比例为1/2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391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信息组网方法
- 下一篇: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