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1772.X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碧浩;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9/18;F28F9/22;F28F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化 制冷剂 模块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包括换热芯体和连接部;所述换热芯体由若干层叠设置的流道板与隔板组成,并在内部形成相互独立的高温流道和低温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上形成有若干兼做加强筋的导流台,相邻的导流台交错设置,所述导流台的顶面与所述流道板的底面之间具有高度差以形成流道空间;所述隔板设置在相邻的二所述流道板之间;所述高温流道包括若干高温流道层,所述低温流道包括若干低温流道层,所述高温流道层与所述低温流道层交替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二所述流道板呈镜像设置;相邻的二所述隔板也呈镜像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位于二所述流道板之间的所述隔板上,沿所述隔板垂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凸台;所述凸台内开设通孔;所述凸台贯穿相邻的所述流道板后与另一所述隔板的下表面贴合封闭,使得交替间隔设置的各个所述高温流道层之间贯通形成所述高温流道,或使得交替间隔设置的各个所述低温流道层之间贯通形成所述低温流道;所述凸台兼做叠置安装时的定位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若干进液管、若干出液管,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的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4任一所述的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所述出液管各自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分别开设有出入口。
6.如权利要求4任一所述的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高温流道进液管和高温出液管为同向设置;低温流道进液管和低温流道出液管为同向设置;二个设置方向不一致。
7.如权利要求4任一所述的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高温流道进液管和高温出液管为同一外形;低温流道进液管和低温流道出液管为同一外形;二个外形不一致。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冲压获得具有导流台的流道板、具有凸台的隔板;
步骤二、在所述流道板、所述隔板上喷涂钎剂粉;
步骤三、利用所述凸台为定位件,将所述流道板和所述隔板交互层叠设置形成换热芯体;其中相邻的二个所述流道板呈镜像设置;相邻的二个所述隔板也呈镜像设置;
步骤四、将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换热芯体的同一侧;并与所述换热芯体上对应的流道贯通,形成未焊接固定的组件;
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所述未焊接固定的组件固定在钎焊框架上,送入真空钎焊炉中,整体钎焊成型获得所述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层叠设置所述流道板和所述隔板时,所述凸台贯穿相邻的所述流道板后与另一所述隔板贯通,使得交替间隔设置的各个所述高温流道层之间贯通形成所述高温流道,或使得交替间隔设置的各个所述低温流道层之间贯通形成所述低温流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化制冷剂换热模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安装所述连接部时,高温流道进液管和高温出液管为同向设置;低温流道进液管和低温流道出液管为同向设置;二个设置方向不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17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谱图像磨粒链生长过程的分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点云读取的存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