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动器主动链轮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2355.7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5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玮;刘井泽;高志勇;周仁杰;张兴野;赵洪福;孙超越;张人搏;王健夫;仉天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动器 主动 链轮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包括热前车铣复合加工、渗碳淬火热处理和热后车铣复合加工;
所述热前车铣复合加工:
将主动链轮毛坯装夹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三爪卡盘上,用硬爪夹紧外圆,定位左侧端面;进行车削右侧端面、外圆和内孔,进行铣削外花键插齿,进行铣削花键端部人字角;松开卡盘爪,取下工件,更换内孔胀套夹具,将工件掉头安装在夹具上,定位右侧端面,胀紧内孔;进行车削左侧端面、外圆和内孔,进行铣削内花键插齿,进行铣削链齿;
所述渗碳淬火热处理:
所述热前车铣复合加工完成后,松开内孔夹具胀套,取下工件,对工件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
所述热后车铣复合加工:
对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后的工件进行热后硬车加工和链齿齿面硬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削右侧端面、外圆和内孔步骤为:启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车削功能,调用外圆粗车刀对工件右侧端面和外圆进行粗车加工,单边保留精车余量;调用外圆精车刀对右侧端面和外圆进行精车加工,右侧端面保留单边硬车余量;调用外圆槽粗车刀对外圆槽进行粗车加工,单边保留精车余量;调用外圆精车刀对外圆槽进行精车;调用内孔粗车刀对内孔进行粗车加工,单边保留精车余量;调用内孔精车刀,对内孔进行精车,保证内孔尺寸公差、内孔圆柱度和内孔粗糙度符合要求,内孔保留单边硬车余量;调用内孔槽刀对内孔槽进行加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外花键插齿步骤为:启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铣削功能,调用插齿模块,根据外花键参数编制加工程序,调用外花键插齿刀,对外花键进行插齿加工,插齿加工分粗插和精插进行,两次插齿加工之间设置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花键端部人字角步骤为:保持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铣削功能,调用倒角铣刀,对花键端部人字角进行铣削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削左侧端面、外圆和内孔步骤为:启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车削功能,调用外圆粗车刀对左侧端面和外圆进行粗车加工,单边保留精车余量;调用外圆精车刀对左侧端面和外圆进行精车加工,左侧端面保留单边硬车余量;调用外圆槽粗车刀对外圆槽进行粗车加工,单边保留精车余量;调用外圆精车刀对外圆槽进行精车;调用内孔粗车刀对内孔进行粗车加工,单边保留精车余量;调用内孔精车刀,对内孔进行精车,保证内孔尺寸公差、内孔圆柱度和内孔粗糙度符合要求,内孔保留单边硬车余量;调用内孔槽刀对内孔槽进行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内花键插齿步骤为:启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铣削功能,调用插齿模块,根据内花键参数编制加工程序,调用内花键插齿刀,对内花键进行插齿加工,插齿加工分粗插和精插进行,两次插齿加工之间设置余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链齿步骤为:保持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铣削功能,调用链齿成形粗铣刀,对链齿的每个齿槽进行分层粗铣,单次下切0.5~1.5mm,保留精铣单边余量,调用链齿成形精铣刀对链齿进行精铣加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后硬车加工步骤为:启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车削功能,更换节圆夹具,定位左侧端面,夹紧链齿节圆,调用内孔硬车刀,对内孔和右侧端面进行硬车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动器主动链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齿齿面硬铣步骤为:松开节圆夹具,取下工件,更换内孔胀套夹具,定位右侧端面,胀紧内孔,启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铣削功能,调用测头找正链齿位置,调用齿面成形硬铣刀对齿面进行铣削加工。
10.一种分动器主动链轮,其特诊在于,所述链轮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加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23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