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合金渗碳钢的渗碳淬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3268.3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7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胡昭南;赵芸;杨震;唐治恒;侯艳玲;邓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2 | 分类号: | C23C8/22;C22C38/02;C22C38/04;C22C38/40;C22C38/44;C21D1/18;C21D1/613;C21D1/58;C21D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纪志超 |
地址: | 40226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渗碳 淬火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合金渗碳钢的渗碳淬火方法,包括:将钢材进行渗碳、高温回火后不进行冷却直接升温至淬火温度进行淬火、低温回火。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保证淬火阶段炉内碳势的迅速建立,确保零件淬火质量,降低升温速度,进而减小零件的变形,加快流程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延长渗碳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合金渗碳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合金渗碳钢的渗碳淬火方法。
背景技术
中合金渗碳钢中含有多种合金元素,如Cr、Ni、Mn等,且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渗碳后直接淬火时渗层中会含有大量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偏多会导致淬火后表面硬度偏低,在磨削过程中容易出现烧伤和裂纹,并且尺寸精度和稳定性差。因此必须在渗碳空冷后增加高温回火,高温回火保温一定时间后空冷,让残余奥氏体充分进行转变并且析出碳化物;随后,再将零件加热至淬火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进行淬火,最后低温回火;高温回火使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分解,同时渗层中碳和合金元素以碳化物的形式析出,达到减少渗层中残余奥氏体的目的。现有技术工艺过程复杂、加工周期长,造成大量的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合金渗碳钢的渗碳淬火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获得的产品性能较好,而且能耗较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合金渗碳钢的渗碳淬火方法,包括:
将钢材进行渗碳、高温回火后不进行冷却直接升温至淬火温度进行淬火、低温回火;
所述高温回火后至升温至淬火温度过程中通入碳源建立碳势;
所述碳源选自甲醇、裂解气、异丙醇和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中合金渗碳钢中含有C、Si、W、Cr、Mn、Ni、Mo合金元素,所述C的质量含量为0.1~0.3%,Si的质量含量≤0.4%,Cr的质量含量为0.4~2.5%,Ni的质量含量为0.3~5.0%,Mn的质量含量为0.3~2.0%,Mo的质量含量为0~0.4%,W的质量含量为0~1.5%。
优选的,所述中合金渗碳钢选自20CrMnMo、17Cr2Ni2Mo、17CrNiMo6、18CrNiMo7-6、20CrNi2Mo、12CrNi3、12Cr2Ni4、20Cr2Ni4、18Cr2Ni4W。
优选的,所述渗碳的温度为880~1050℃。
优选的,所述渗碳完成后还包括:
进行均温;
所述均温的温度为800~860℃。
优选的,所述均温完成后还包括:
进行空冷后再进行高温回火。
优选的,所述高温回火的温度为600~680℃。
优选的,所述淬火的温度为800~860℃。
优选的,所述淬火的介质选自油、硝盐浴。
优选的,所述低温回火的温度为150~250℃。
本发明通过提前建立碳势,避免大块状、网状碳化物和晶粒粗大,不易氧化脱碳;在550~600℃左右通甲醇保护,700~760℃左右通异丙醇保护,本发明在高温回火后直接升温淬火,直接升温更有利于碳势的建立,逐步通入一些甲醇、异丙醇,升温较慢,升温至淬火温度的时候会分解的比较充分,能够及时提前建立碳势,确保淬火均温时,碳势、温度控制较好。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保证了淬火阶段炉内碳势的迅速建立,确保了零件的淬火质量,可以减少一次零件的出炉,进炉,减少因为进出炉过程产生的变形和生产作业时间。本发明降低升温速度,进而减小了零件的变形,加快流程速度,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简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延长渗碳炉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3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
- 下一篇:基于大型空调安装后的制冷剂加注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