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城市既有隧道二衬结构上暗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4312.2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付勉;古正斌;邓清;蒋文勇;马磊;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D11/12;E21D21/00;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既有 隧道 结构 上暗挖 进洞 施工 方法 | ||
一种在城市既有隧道二衬结构上暗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既有隧道结构钢立柱临时支撑施工;S2、先行导洞开挖及临时支护施工;S3、反向扩挖、新建隧道标准断面开挖及初支;S4、门型框架结构体系施工;S5、既有隧道结构钢立柱临时支撑拆除;S6、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本施工方法通过先行导洞及门型框架结构体系减小既有结构破坏高度,降低对其的扰动,加强结构间承载能力及应力转换,保证了既有隧道二衬结构的安全;通过临时钢支撑及超前大管棚为开挖施工过程提供安全保障;通过防排水加强系统的施工方法提高了新老结构间的抗渗漏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城市既有隧道二衬结构上暗挖进洞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新建隧道工程施工中,通常是在山体或岩面上直接开口进洞,围岩受力情况简单,稳定性相对容易控制。
而在许多城市地下工程中,存在分期建设新老结构破除、结合,形成相互交叉接口的隧道群情况。在既有隧道结构上开口新建,如还用普通的进洞措施或方式,对既有隧道结构破坏的范围相对较大,造成的安全扰动则越大,结构安全性将得不到保证。施工过程中洞口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封闭、新老结构结合难度大、防水影响范围相对大等均是普通进洞方式所需面临的不利因素。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在既有隧道二衬结构上暗挖进洞的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一些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城市既有隧道二衬结构上暗挖进洞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既有隧道结构钢立柱临时支撑施工;
S2、先行导洞开挖及临时支护施工;
S3、反向扩挖、新建隧道标准断面开挖及初支;
S4、门型框架结构体系施工;
S5、既有隧道结构钢立柱临时支撑拆除;
S6、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监测。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先行导洞超前大管棚施工;
S22、先行导洞的开挖;
S23、先行导洞的临时支护拱架的施工。
优选地,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门型框架结构体系与既有隧道结构的防水层、钢筋有效连接,并对施工缝处理;
S42、门型框架梁结构浇筑、注浆管、预留预埋管道施工。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钢立柱临时支撑之间采用钢联系梁连成整体,节点处设置加劲肋,钢立柱临时支撑的顶端紧贴既有隧道拱部结构混凝土面。
优选地,步骤S21中,所述超前大管棚分节长按4m、6m布置,分节打入,接头错开。
优选地,步骤S23中,先行导洞临时支护拱架需在每榀拱脚、起拱线节点处施作锁脚锚杆。
优选地,步骤S41中,所述门型框架结构与防水层焊接固定,焊缝较大即渗水较大处加密排水盲管引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施工方法通过先行导洞及门型框架结构体系减小既有结构破坏高度,降低对其的扰动,加强结构间承载能力及应力转换,保证了既有隧道二衬结构的安全;通过临时钢支撑及超前大管棚为开挖施工过程提供安全保障;通过防排水加强系统的施工方法提高了新老结构间的抗渗漏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既有隧道二衬结构上暗挖进洞平面图。
图2是既有隧道二衬结构上暗挖进洞隧道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43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空调空气净化消毒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城市道路车辆拥堵情况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