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44970.1 | 申请日: | 2022-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6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亭;纪海生;张慧杰;张洪刚;胡勇军;魏三固;潘志忠;吴卫;李鹏军;熊恩农;林宗建;刘子琨;方舜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E04G11/52;E04G1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辉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10 | 代理人: | 刘海军;孟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空 平台 跨度 支模架 施工 方法 | ||
1.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空支模平台包括横跨连接建筑物相对边梁用的主梁钢,以及自所述主梁钢下侧朝下倾斜延伸连接建筑物边梁用的若干支撑钢,各所述支撑钢在所述主梁钢的长边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主梁钢上侧在其长边方向上间设有若干定位柱,该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S1:在接近建筑物顶部的两相邻楼层的边梁上预埋锚板;
S2:将该高空支模平台吊至上述相邻楼层处,使所述主梁钢横跨在上层的两相对边梁上,并与预埋锚板连接,同时,使各所述支撑钢下端抵接在下层的边梁上,并与预埋锚板连接,如此循环,在上下层边梁的长边方向上依次支设若干该高空支模平台,形成高空支护基架;
S3:高空支护基架搭设完毕后,在高空支护基架上支设支模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钢上与所述支撑钢相对的端面设有两第一连接板,两所述第一连接板分设在所述主梁钢长边方向的两端上与建筑物边梁连接用;
所述支撑钢在背对所述主梁钢的一侧上设有与建筑物边梁连接用的第二连接板;
在步骤S1中,预埋锚板通过化学螺栓固定在楼层的边梁上,步骤S2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上层边梁上的预埋锚板接触面满焊,第二连接板与下层边梁上的预埋锚板接触面满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距离上层边梁边缘至少200mm处埋设预埋锚板;
步骤S2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上层边梁上的预埋锚板焊满后至少距离上层边梁边缘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上下层边梁的长边方向上间隔埋设若干预埋锚板,任两相邻的预埋锚板的间距不大于1200mm;
在步骤S2中,在上下层边梁的长边方向上依次支设若干高空支模平台后,任两相邻的所述主梁钢的间距不大于1200mm,且任两相邻的所述支撑钢的间距不大于1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上与所述主梁钢相对的端面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主梁钢上与所述支撑钢相对的端面设有若干与各所述第三连接板对应相抵的第四连接板,各所述第三连接板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对应的所述第四连接板相连;
在步骤S2中,先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将所述主梁钢和所述支撑钢预装配后再吊装至邻近建筑物顶部的相邻楼层处进行搭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为2个,两所述支撑钢在所述主梁钢的长边方向上间隔设置,并关于所述主梁钢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所述第一连接板关于所述主梁钢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两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与所述主梁钢的夹角为:50°~56°,各所述支撑钢上下端的纵向距离不大于48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钢在所述主梁钢上的正投影完全落在所述主梁钢上,各所述支撑钢上下端的横向距离不大于34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定位柱关于所述主梁钢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梁钢中部向两端的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定位柱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空支模平台的大跨度高空支模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S4:支模架搭设完毕后,在支模架上支设顶架;
其中,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各高空支模平台上端铺设钢笆片,以及铺设若干横跨在各高空支模平台上的钢管,其中,各所述钢管分设在相邻的两所述定位柱间并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在所述主梁钢上;
S32:将若干立杆对应卡入各所述定位柱,并依次在立杆上设置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最后,在各立杆上端设置顶托钢管;
其中,所述顶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边架、设于各所述侧边架上端的连接架、连接两所述连接架的支撑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端的第一连杆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上端的第二连杆,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两所述侧边架分别吊至支模架上端;
S42:将所述连接架和所述支撑架吊至所述侧边架上端,其中,两所述连接架分别与两所述侧边架焊接,所述支撑架与两所述连接架焊接;
S43:将所述第一连杆吊至所述支撑架上端,并将其焊接在所述支撑架上;
S44:将所述第二连杆吊至所述第一连杆上端,并将其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449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