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2483.X | 申请日: | 2022-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1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苧;谷占勋;张广现;邸建辉;张悦贞;杨少栋;李文渊;佟永宝;任士杰;郭蕊;张涛;贾晓磊;李拓;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9/25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秦春芳 |
地址: | 050227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适用于安全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检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处理子系统、运算控制子系统、功率输出子系统和执行机构;信号采集处理子系统实时采集车辆的充电数据,发送给运算控制子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包括直流充电控制单元、交流充电控制单元、直流充电运算单元和交流充电运算单元;交/直流充电运算单元对充电数据进行计算,输出检测结果;基于检测结果,交/直流充电控制单元向功率输出子系统发出交/直充电及交/直输出功率调节指令;功率输出子系统在接收到充电指令后,按照预设充电工况进行功率输出;执行机构执行功率输出的动作。本申请能够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检检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绿色能源革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跃居世界首位,近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总体成上升趋势,尤其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达352.1万辆,国内累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 万辆,新能源汽车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问题也随之不断凸显,车辆行驶、停驶、充电等各状态时起火、爆燃等事故也在不断攀升,因此对测试手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针对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特有检测项目仅有部分项目在主机厂车辆下线检测之前进行,且检验方法复杂、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对在用车辆定期检验不适用。除了在用车辆检测方法对传统制动、侧滑、灯光等检测项目的依赖,更重要的安全检测转移到了新能源汽车特有的三电系统检测,尤其是车辆的充放电测试。
车辆在充电时涉及到车辆的电控系统、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的介入,对车辆的检测时需要模拟车辆的部分充电流程,并且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实现充电过程中采集车辆电池端数据、模拟制造各种异常故障、激发车辆保护机制等方式实现对车辆的检测。目前,市场上尚无此类快速充电检测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检测系统及方法,能够通过预设充电工况模拟车辆的部分充电流程,使得充电和检测同时进行,实现快速充电检测。
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处理子系统、运算控制子系统、功率输出子系统和执行机构;
所述信号采集处理子系统,用于实时采集车辆的充电数据,并将所述充电数据发送给所述运算控制子系统中的微控制器;所述充电数据包括直流充电数据和交流充电数据;所述微控制器包括直流充电控制单元、交流充电控制单元、直流充电运算单元和交流充电运算单元;
所述运算控制子系统,用于在所述微控制器收到所述直流充电数据后,所述直流充电运算单元对所述直流充电数据进行计算和状态判断,输出第一检测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直流充电控制单元向所述功率输出子系统发出直流充电指令;还用于在所述微控制器收到所述交流充电数据后,所述交流充电运算单元对所述交流充电数据进行计算和状态判断,输出第二检测结果;基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所述交流充电控制单元向所述功率输出子系统发出交流充电指令;
所述功率输出子系统,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直流充电指令或所述交流充电指令后,按照预设充电工况进行功率输出;
所述执行机构,用于连接车辆与所述功率输出子系统,执行所述功率输出的动作;还用于连接车辆与所述信号采集处理子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采集处理子系统包括:转换器、直流电流传感器、直流电压传感器、直流漏电流传感器、连接确认电平采样单元、交流电流传感器和交流电压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2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