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56010.7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3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霍玉龙;陈志雪;陈二霞;闫娜;孙海涛;王再红;高鹤;李阿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90 | 分类号: | C01B17/90;H01M10/54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张建宝 |
地址: | 071057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回收 利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连通液面调整机的第一储酸罐、中转配酸容器以及用于连通二次灌酸机的第二储酸罐,第一储酸罐、中转配酸容器和第二储酸罐依次连通,中转配酸容器还连通有调节储酸罐,调节储酸罐内储存有浓度大于二次灌酸所需浓度的高浓度硫酸电解液,调节储酸罐用于调节通过第一储酸罐流入中转配酸容器中的硫酸电解液的浓度,以储存在第二储酸罐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系统,将倒酸工艺内化成工艺液面调整酸加入中转配酸容器,并将其现场调配至二次灌酸浓度所需,提高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铅酸蓄电池企业陆续将污染较高的外化成生产工艺转变为污染较低的电池内化成生产工艺。一般来说,内化成生产工艺又包括一次灌酸工艺及二次灌酸工艺。一次灌酸工艺中电池化成酸浓度较高,使得其内阻升高,抑制了电池的化成效率且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进而导致化成时间长、正极板硫酸盐含量高等问题。二次灌酸工艺则是在化成时灌入浓度相对较低的硫酸电解液,然后在化成结束后,通过倒酸二次灌入较高密度硫酸的方式调整电池电解液密度使之达到最佳值。
由于二次灌酸工艺中,化成后密度较低的电解液不能完全倒出,加入密度较高的电解液后,电解液密度介于两种密度之间。为了有效地控制蓄电池内部电解液的量,需要使用液面调整机对蓄电池进行液面调整,在此过程中液面调整机吸出的电解液密度会低于二次灌酸的电解液密度,无法进行直接回收利用,只能作为废酸进行处理后再利用。由于铅酸蓄电池的产量巨大,酸回收处理过程复杂,大量的废酸会导致成本增加和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酸电池液面调整酸现场回收利用系统,对内化成工艺电池液面调整酸进行现场密度调节并回流至二次灌酸机,以便继续使用,能够有效消除上述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用于连通液面调整机的第一储酸罐、中转配酸容器以及用于连通二次灌酸机的第二储酸罐,所述第一储酸罐、所述中转配酸容器和所述第二储酸罐依次连通,所述中转配酸容器还连通有调节储酸罐,所述调节储酸罐内储存有浓度大于二次灌酸所需浓度的高浓度硫酸电解液,所述调节储酸罐用于调节通过所述第一储酸罐流入所述中转配酸容器中的硫酸电解液的浓度,以储存在第二储酸罐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转配酸容器上连通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真空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储酸罐上设有第一密度计,所述中转配酸容器上设有第二密度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储酸罐和所述中转配酸容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流量计;所述调节储酸罐和所述中转配酸容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储酸罐和所述中转配酸容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三电磁阀和第三流量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储酸罐连通液面调整机,第二储酸罐连通二次灌酸机,二者之间连通有中转配酸容器,中转配酸容器还连通有调节储酸罐,调节储酸罐内储存高浓度硫酸电解液,能够在中转配酸容器中混合由第一储酸罐流入的液面调整机的硫酸电解液,从而使中转配酸容器中的硫酸电解液达到二次灌酸所需的浓度要求,最终流入第二储酸罐以供二次灌酸使用需求。本发明所涉及的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系统,将倒酸工艺内化成工艺液面调整酸加入中转配酸容器,并将其现场调配至二次灌酸浓度所需,提高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方法,使用了上述的铅酸电池酸液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第一密度计测得第一储酸罐内的硫酸电解液的浓度为ρ1,开启第一电磁阀,第一储酸罐内的硫酸电解液流入中转配酸容器,流入总体积为L1,关闭第一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6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焦组合抛物面天线
- 下一篇:一种热膨胀补偿光纤绝缘子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