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成像的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59653.7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1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青;冯宇;李欣濛;丁瑞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02 | 分类号: | C01B25/02;B82Y40/00;G01N21/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成像 黑磷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 ||
本发明提出了用于生物成像的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黑鳞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制备过程中确定DMSO与水的最佳配比、最佳合成方式以及RhB和cy5.5的最佳用量;通过小动物成像仪对所制备的黑鳞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化学发光的穿透深度等进行探究。基于黑磷纳米片经PEG修饰后负载鲁米诺,连接两种染料RhB和cy5.5,制备得到的黑磷纳米复合材料经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RET)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实现化学发光向近红外区域迁移,从而实现更深层的体内组织成像。本发明所制备的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具有更强的化学发光强度以及组织穿透深度,在生物成像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涉及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成像性能研究。
背景技术:
癌症作为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一直令人闻之色变。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做出了巨大努力与癌症抗争。由于癌症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每年有上百万人因癌症而失去生命。许多癌症一经发现就是晚期,治疗难度增加的同时治愈几率也极小。这就迫切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采用更加先进的生物成像技术对癌症进行诊断,以便更精确更及时地进行治疗。先进纳米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二维纳米材料具有超薄的生物医学结构、大的表面体积比、优异的热导和电子导电性、灵敏的光响应性和强大的机械灵活性等优点。此外,二维材料因其载流子迁移和热量扩散都被限制在二维平面内,使得这种材料展现出许多奇特的性质。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包括易于表面修饰特性、导电性和强光响应性等,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层状黑磷(BP)是二维纳米材料家族的新秀,在能量存储与转换,光电器件,生物医学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相比于其他材料,黑磷可生物降解,并生成对正常细胞无毒性的降解产物,这种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黑磷在生物医学方面得到广泛研究。在癌症治疗方面,黑磷可作为光热转换试剂用于光热治疗、光声造影剂用于光声成像、药物递送载体用于光热、化疗、成像的诊疗一体化、兼任光热、光动力敏化剂或药物载体等多重功效用于光热、光动力、化疗协同治疗、甚至直接作为新型化疗剂用于化学治疗。由于其高量子率、稳定性和简单的结构,鲁米诺是最广泛使用的化学发光试剂之一。目前,鲁米诺的化学发光特性已被应用于体内炎症成像,癌症环境中产生的活性氧(ROS)可以与鲁米诺反应产生化学发光,由此可以测定炎症以及肿瘤的不同阶段。但是由于其在体内的组织穿透能力有限,使得在体内成像监测的过程中,不能检测到灵敏的发光信号。另外,体内普遍存在较强的背景荧光信号,使得待测物质的信号分辨率不高,为体内检测带来一定难度,还存在发光持续时间短等弊端,这些都使得成像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中,通过黑磷纳米片与鲁米诺和荧光染料的连接制备出复合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的化学发光强度明显提升,并可利用生物共振能量转移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现穿透更深组织的成像。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正常的生理系统造成生物毒性。
本发明为制备黑磷纳米片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于生物成像,具体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取50ml去离子水于密封瓶中,通入氮气20分钟。
步骤二、放入50mg块状黑磷,将整个密封瓶全部置于冰水中,接着通入氮气,期间用细胞破碎仪进行破碎。破碎8h,期间不断通氮气,通过超声破碎得到黑鳞纳米片溶液。
步骤三、取制备好的纳米黑磷溶液30ml加入50ml离心管中,称取90~120mg聚乙二醇(NH2-PEG-COOH,分子量为2000)于离心管中,置于摇床内,避光反应4h,多次用水离心清洗后,加入30ml水,得到BP-PEG溶液。
步骤四、取制备好的BP-PEG溶液1ml于10ml离心管中,加入0.6~0.9mg N-羟基琥珀酰胺(NHS),1.5~3mg 1-乙基(3-二甲基胺丙基)(EDC)超声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59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