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0228.X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沈渊;潘家鑫;劳永杰;胡耀忠;徐宇;许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C09D167/06;C09D163/10;C09D169/00;C09D17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赵颖 |
地址: | 2015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偏光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反射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偏光片基材和表面有凸起的涂层;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丙烯酸类活性单体30‑70份,丙烯酸树脂10‑40份,光引发剂1‑10份,助剂0.1‑5份;所述制备原料无溶剂。本发明所述反射偏光片薄膜的雾度和硬度高,成品画面优良,而且生产周期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使用OLED的显示器件越来越多,传统LCD显示器件市场占有率份额也在逐步减少。这是由于LCD在一些性能方面较OLED有较大劣势,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显示亮度,OLED器件的亮度可以达到900nit以上,而LCD器件很难达到600nit。因此,对于LCD器件,改进思路之一是在保证电视机工号的前提下,提升LCD显示的亮度。反射式偏光片(DBEF)能够通过光的双折射原理,来尽量利用LCD背光发出的光线,提升LCD显示的亮度。但是DBEF无法单独使用,因为其表面光滑,会和LCD屏幕下偏光偏发生吸附及摩尔纹现象。
CN102563530A公开了一种光扩散膜和包括该光扩散膜的背光单元,所述光扩散膜由透明热塑性树脂形成并在至少一面上具有浮凸图案,其中所述浮凸图案具有1.5μm或更小的平均粗糙度(Ra)和100个峰/cm或更多的峰个数(Rpc)。所述光扩散膜构成DBEF的外层,而且控制所述光扩散膜的表面粗糙度以解决最终屏的局部出现的闪光问题
目前技术就是通过涂布微珠粒子在DBEF表面形成粗糙面,从而防止其与LCD屏幕下偏光发生吸附及摩尔纹现象;但是因为DBEF本身有几个特性使其在涂布过程很容易产生问题:(1)DBEF表面是一种非结晶PET材质的树脂,此树脂极易被丁酮、甲苯、丁酯、乙酸乙酯等溶剂破坏,因此,在使用含有溶剂的涂布液极易破坏其表面;(2)DBEF厚度在100μm以下,厚度非常薄,在经过烘箱时(涂布液内溶剂需要挥发,需要经过多个高温烘箱),烘箱温度不能过高(<80°),温度过高会导致DBEF会翘曲软化因此,只能采用低温和长时间烘烤,导致生产效率低。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生产周期短,而且适用于LCD显示器件的反射偏光片薄膜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反射偏光片薄膜的雾度和硬度高,成品画面优良,而且生产周期短。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偏光片薄膜,所述反射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反射偏光片基材和表面有凸起的涂层;
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
所述制备原料无溶剂。
本发明中,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无溶剂,不会腐蚀反射偏光片基材,形成的反射偏光片薄膜无需复杂的设备,能耗低,而且生产过程无溶剂,环保绿色;本发明所述涂层的制备原料的各组分之间互相配合,形成的涂层性能优异,适用于LCD显示器件。
本发明中,所述丙烯酸类活性单体的重量份数为30-70份,例如35份、40份、45份、50份、55份、60份、65份等。
所述丙烯酸树脂的重量份数为10-40份,例如15份、20份、25份、30份、35份等。
所述光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1-10份,例如2份、4份、6份、8份等。
所述助剂的重量份数为0.1-5份,例如0.5份、1份、2份、3份、4份等。
优选地,所述涂层的折射率为1.48-1.5,例如1.49、1.5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02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