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污染土无害化烧结制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1826.9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1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赵路生;刘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振丰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70 | 分类号: | B09B3/70;B09B3/38;B09B3/40;B09B3/2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2217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污染 无害化 烧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污染土无害化烧结制砖的方法,具体涉及制砖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可有效实现污染土的无害化处理,制出的砖块中残存有机污染物较少,建筑物中不会因为使用该砖块而导致有机污染物超标;柠檬酸溶液对污染物的去除影响最大,溶液投加量越高,去除率越高,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在后续步骤加热保温状态下,可有效将物料中的水进行去除;零价铁与过硫酸钠对硝基苯的去除有较好的作用;过硫酸钠反应温和、升温较慢,产生许多小气泡,零价铁还原能加剧其反应程度,反应更彻底,可有效去除污染土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水,可有效加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利用污染土无害化烧结制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砖是传统的建筑材料,目前砖正在由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向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发展,而且由实心向多孔、空心发展,由烧结向非烧结发展;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制砖设备主要有智能砖机、仿石成型机、固废环保静压机、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可适应生产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并满足不同的制砖需求。专业的制砖设备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耗能较低,节能环保,能够适应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生产,具有较高和较为稳定的生产效率;土壤污染情况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土壤和有机污染土壤两大类。其中有机污染土壤主要包括有机农药、氰化物、石油、酚类、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造成的污染。针对于污染土的无害化重新利用是目前污染土处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利用污染土制砖是目前污染土无害化处理的一个研究方向。
现有的有机污染土制砖过程中,对污染土的清洁处理效果不佳,导致制出的砖块中残存有机污染物较多,最终导致建筑物中有机污染物超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利用污染土无害化烧结制砖的方法。
利用污染土无害化烧结制砖的方法,具体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污染土加入到反应器中,加入柠檬酸溶液进行搅拌处理,再加入零价铁,搅拌均匀20~30分钟,密封,静置3~4小时,得到混合料A;
步骤二:向步骤一中的混合料A加入过硫酸钠和硫酸亚铁,搅拌20~30分钟,密封,静置21~23小时,得到混合料B;
步骤三:向步骤二中的混合料B再次加入过硫酸钠和硫酸亚铁,搅拌20~30分钟,同时进行超声处理20~30分钟后,密封,静置21~23小时,过滤,得到混合料C;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混合料C投入到加热容器中进行加热保温50~60天,同时进行抽气处理,加热保温结束后,继续抽气处理5~9天,得到混合料D;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混合料D与高岭土和水进行共混搅拌处理20~30分钟,得到混合料E;
步骤六:将步骤五中的混合料E送入制砖工艺设备,依次进行制坯、干燥和烧结,制成烧结砖。
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柠檬酸溶液中的柠檬酸含量为0.008~0.012mol/L,所述污染土与柠檬酸溶液的重量比为1∶1~3,所述零价铁与污染土的重量比为1∶190~210;在步骤二中,过硫酸钠与混合料A的重量比为1∶18~22,硫酸亚铁与混合料A的重量比为1∶18~22;在步骤三中,过硫酸钠与混合料B的重量比为1∶18~22,硫酸亚铁与混合料B的重量比为1∶18~22。
进一步的,在步骤五中,混合料D、高岭土和水按照重量百分比分为:48.6~50.6%的混合料D、33.6~35.6%的高岭土,其余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振丰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振丰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1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决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手术时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 下一篇:脑电信号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