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固废分选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964070.3 | 申请日: | 2022-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0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解鹏洋;崔登国;赵钢;张琼琼;黄伟定;顾金土;苏杰;方昶;夏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5/00 | 分类号: | B07B15/00;B07B13/00;B07B1/10;B07B4/02;B07B11/02;B07B11/06;B09B3/32;B09B3/35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吴文杰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分选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固废分选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其中建筑固废分选处理系统包括上料带和振动输送带,上料带上设有展平机构,展平机构用于调整上料带上固废的厚度,振动输送带上设有拨杆组件,拨杆组件用于将振动输送带上固废上层的轻质材质拨出,在拨杆组件的拨动方向上设有收集输送带,还包括设置在振动输送带排出端下方的主体送料带和压缩送料带,振动输送带与主体送料带之间设有送风装置。对固废进行初步分选,以成本较低的方式实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分离后,装修废料经压缩后再进行破碎,从而提高了破碎的整体效率,避免装修废料和主体废料一同进行破碎导致的破碎机无法满负荷运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固废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固废分选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装修垃圾主要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构筑物、建筑物等进行建设、修缮、拆除及进行房屋装饰过程中产生的泥土、废渣等各类废弃物。这种垃圾经过分选后再重复利用,是较为经济环保的一种处置方式。现阶段,对于此类建筑固废的处理流程一般为破碎、磁选、分选,处理流程较为粗放,效率不高,建筑固废中的垃圾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建筑主体固废垃圾和建筑装修固废垃圾,其中建筑主体固废垃圾中一般为混凝土块、砖石等,建筑装修固废垃圾中一般为木材、塑料等轻质材料,一般不加以区分统一进行破碎,由于成分、密度等的差异,统一进行破碎存在着效率低、破碎效果差的问题,并且在后续通过风选、磁选等操作对不同材料进行分选,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固废分选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用于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固废分选处理系统,包括上料带和振动输送带,所述上料带上设有展平机构,所述展平机构用于调整所述上料带上固废的厚度,所述振动输送带上设有拨杆组件,所述拨杆组件用于将所述振动输送带上固废上层的轻质材质拨出,在所述拨杆组件的拨动方向上设有收集输送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振动输送带排出端下方的主体送料带和压缩送料带,所述振动输送带与所述主体送料带之间设有送风装置,所述主体送料带和压缩送料带沿远离所述振动输送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主体送料带与破碎机连接,所述压缩送料带与压缩装置连接,所述压缩装置与所述破碎机通过转移输送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输送带倾斜设置,其靠近所述上料带一侧为低侧,所述振动输送带上均匀设有格挡,所述拨杆组件包括拨动轴,所述拨动轴上设有若干个拨杆,所述拨杆伸入相邻所述格挡之间的长度沿所述振动输送带升高方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输送带上设有排料孔,所述振动输送带下侧设有小直径料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输送带与所述压缩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装置包括压缩箱,所述压缩箱中设有驱动件和压缩板,所述压缩箱上设有箱门,所述压缩箱中设有推出机构,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所述箱门相对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机的出料口处设有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安装在驱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装置相对一侧设有吸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展平机构包括展平辊,所述展平辊旋转方向与所述上料带送料方向相反。
一种建筑固废分选处理方法,基于上述的建筑固废分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上料:将建筑固废送至上料带上;展平:对上料带上的固废进行摊平处理,使上料带上的建筑固废厚度保持在预设区间;分选:上料带将建筑固废输送至振动输送带上,使轻质垃圾上浮至表层,然后通过拨动组件和送风装置实现对主体废料和装修废料的分离;将分离后的主体废料进行破碎,将分离后的装修废料经压缩后进行破碎。
进一步地,在所述分选步骤中,建筑固废在振动输送带上输送的过程中,将建筑固废中的颗粒,进行筛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新型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4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格精细化分层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男西服胸衬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