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牵开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5121.4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1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滁州弘知润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2 | 代理人: | 林凡燕 |
地址: | 45000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临床 手术 用牵开器 | ||
本发明属于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牵开器,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有旋钮,所述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滑板。本发明通过设置框体、螺杆、旋钮、滑板、连杆、竖板、导向杆、凹槽块和连接块,可以较为方便快捷的控制两个牵开件之间的距离,从而不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所以不容易影响医生的手术效果,通过设置弹簧、拉块和卡杆等结构,可以较为方便快捷的对牵开件进行拆装,从而当牵开件使用后,可以较为方便的将其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通过设置机械臂组件,可以调节牵开件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及转动角度,从而可以适应使用时的情况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牵开器。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手术中,为了得到良好的手术视线,需要将病灶周围的肌肉、皮肤组织牵开,所以需要使用到牵开器,这样可以帮助医生顺利进行手术,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痛楚。但是目前的牵开器牵一般都需要医护人员控制牵开的距离,由于医护人员无法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所以会导致牵开的距离不稳定,很容易影响医生的手术效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牵开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牵开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用牵开器,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固定有旋钮,所述螺杆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框体内,所述滑板的底部通过销轴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底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竖板,所述框体内固定有导向杆,两个所述竖板均滑动连接在导向杆的表面,两个所述竖板的底端均滑动贯穿框体的底部,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凹槽块,所述凹槽块内均插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有牵开件,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均开设有卡孔,所述凹槽块的一侧壁均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均固定有拉块,所述弹簧的内部均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与拉块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块的一侧壁均开设有适配与卡杆的通孔,所述卡杆的一端滑动贯穿相对应的通孔并插设在相对应的卡孔内,所述框体上安装有机械臂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臂组件包括U型移动底座,所述U型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有U型板,所述U型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U型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滑动贯穿U型板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一T型板,所述第一T型板的一侧壁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T型板,所述第二T型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二T型板的底部并固定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底部两端均与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开设有适配于丝杆的丝孔,所述U型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适配于支撑杆的滑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T型板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两个伸缩套筒,两个所述伸缩套筒的一端均与第二T型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U型杆的顶部对称固定有两个弧形块,所述第二T型板的底部开设有适配于弧形块的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顶部开设有适配于螺杆的螺纹孔,所述框体的底部开设有适配于竖板的条形通口。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的两侧壁均固定有滑块,所述框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适配于滑块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竖板的表面开设有适配于导向杆的导向孔,所述旋钮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5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