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68011.3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1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军;许丰光;黄国伟;陈仁政;涂建军;吴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鸿凌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汉华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C08K3/22;C08K3/08;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树朋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金属 复合 导热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其特征在于:包括:
硅油50-100份,
触变剂2-4份,
偶联剂0.5-1.5份,
液态金属300-600份,
氧化锌100-200份,
抗氧剂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为甲基硅油,其粘度为1000mPa.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所述抗氧剂为吡啶二甲酸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铟锡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金属为400-500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将硅油、触变剂、氧化锌加入高速分散机,抽真空,高速搅拌;
步骤S2:待搅拌均匀后,添加液体金属、抗氧剂、偶联剂继续真空状态下高速搅拌,制得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高速分散机的搅拌时间为10~20min,转速700~800r/min;
步骤S2中高速分散机的搅拌时间为20~30min,转速700~8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分散机包括:
罐体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罐体;
弧形导轨,设置在所述罐体输送机构中部;
龙门架,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上方;
第一伸缩机构,一端设置在所述龙门架上;
第一转动机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的远离所述龙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转动端固定连接;
封盖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机构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一端;
罐体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弧形导轨中部;
重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罐体的重量;
至少一个输料机构,用于向所述罐体中输送制备原料;
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龙门架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伸缩机构、所述封盖机构、所述罐体感应模块、所述重量检测模块和所述输料机构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机构包括:
盖体,下部设置有容纳腔;
至少一个抽气口,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上端面;所述抽气口贯穿至所述容纳腔;所述抽气口与真空设备连接;
至少一个真空泄压阀,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上端面;
第二转动机构,嵌设在所述盖体的上端面,转动端与第二伸缩机构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
环形密封圈,嵌设在所述容纳腔的侧壁;
第三伸缩机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搅拌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伸缩机构的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
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
照明模块,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态金属复合导热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机构包括:
原料存储罐,用于存储原料;
输料机械手,末端设置有输料管;
输料泵,一端与所述原料存储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输料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鸿凌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汉华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鸿凌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汉华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680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