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限情况下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971994.6 | 申请日: | 2022-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8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肖霞;朱晶;张成;陈俊;袁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原色节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20 | 分类号: | G06T19/20;G06T17/10;G06F30/13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黄涛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限 情况 三维 模型 生成 方法 系统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受限情况下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原轮廓中的不规则的超短边(终点和起点不在外接四边形的同一条边上的超短边)通过收拢原轮廓的形式被去除,新的轮廓保持在原轮廓的外接四边形以内且不会存在新的不规则的超短边,不会对外部的其他构件造成影响,相应的新的轮廓线替代了原来的轮廓线,带俩来的结果可能是依照新轮廓线拉伸的实体与临近实体间会出现原本没有缝隙,这些缝隙则在模型生成后续的阶段可以通过缝隙检查步骤定位这些缝隙,并提醒使用者手动处理这些缝隙,如此一来,模型的自动生成过程就不会被软件打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三维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受限情况下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基于面生成层三维模型的过程中,其实质为建模软件根据该面的轮廓拉伸出相应的层模型,然而实际中,模型中面的轮廓线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极短线段,而很多软件无法基于过短的轮廓线拉伸出相应的层模型,其结果便是在模型生成时软件报错,如果因此暂停模型的生成,转而手动寻找并处理这些超短线段则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洞口翻边类涂保深化设计模型的生成方法,应对极短线段出现时的模型生成,避免模型生成过程被打断,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中的受限情况下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包括以下策略:
步骤S1获取用于拉伸层实体的基面的轮廓,再获取轮廓所有点的集合;
步骤S2获取点集中的左上角点、右上角点、左下角点和右下角点,将四个角连接组成一个外接矩形;
步骤S3取出轮廓的边的集合,并判断边的数量是否大于四,如果否则退出并保持基面轮廓不变,如果是则继续;
步骤S4依照各条边在集合里的顺序,循环遍历轮廓的所有边,首先判断当前边是否为影响拉伸操作的超短边,是则继续,否则返回取下一条边;
遍历结束后得到处理后的轮廓的边的集合,并以此形成新的用于拉伸的面的轮廓;
步骤S5获取当前边、集合中的上条边以及集合中的下条边;
步骤S6取出当前边的起点和终点,判断当前边的起点和终点是否在轮廓的外接矩形的同一条边上,具体可以通过点到线的距离是否为0进行判别,如果是则步骤S4进入下一次循环,如果否则继续;
步骤S7取出上条边的起点和终点,判断上条边的起点和终点是否在外接矩形的同一条边上,如果是则继续,如果否则转至步骤S22;
步骤S8取出下条边的起点和终点,判断下条边的起点和终点是否在外接矩形的同一条边上,如果是则继续,如果否则转至步骤10;
步骤S9将集合中上条边替换为以上条边的起点为起点,以下条边的终点为终点的直线,并删除下条边和当前边,再转至步骤S4进入下条边的循环;
步骤S10获取上上条边和下下条边的起点和终点,并以下下条边的起点朝下下条边的反方向移动当前边的长度的点为直线的起点,以下下条边的终点作为直线的终点重新定义一条直线称第一直线;
步骤S11获取第一直线与上条边的交点,通常通过软件自带的指令函数完成,例如Revit软件中的InterSec函数,如果第一直线与上条边有交点则继续,如果无交点则转步骤S16;
步骤S12将下下条边替换为所定义的第一直线;
步骤S13判断交点是否与上条边的起点重合,如果是则继续,如果否则转至步骤S15;
步骤S14从集合中删除上条边、当前边以及下条边,并转至步骤S4进入下一次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原色节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原色节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9719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